安徽网安庆消息 在基层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进程中,大观区集贤路街道以“党建引领、精细治理、科技赋能、多元共治”为核心理念构建起“四化一体”(网格设置精细化、服务管理规范化、资源整合多元化、信息平台智能化)的网格化治理新模式,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街道”的治理目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党建引领,立起红色治理标杆
坚持把党组织建设作为网格治理的基础,构建起“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在优化调整后的34个网格中,全覆盖建立17个网格党支部,实现“支部建到网格上”“党员走进千家万户中”的治理格局。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办公用房等场所打造“红色驿站”,设立百姓评理说事点、议事长廊等议事平台,形成“1+N”微调解模式,网格员化身“红色调解员”,运用“拉家常”工作法收集矛盾纠纷信息,近年来,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 200余件,百余名党员主动认领,带动 800余名群众参与网格治理,构建起“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共治格局。
精细筑基,织密全域治理网络
按照“因地制宜、规模适度、无缝覆盖”原则,将辖区所有楼道按照区域划分为34个网格,成立10支党员志愿服务队伍,确保治理触角延伸至每个角落。建立“街道包联干部-网格长-网格指导员”三级责任体系,依托街道体制改革、“五百大走访”等工作明确上岗公示、工作例会、巡查走访等运行机制;推行“单日走访、每周分析、每月汇总”制度,网格员每周一、三、五下午下沉网格,在党群驿站、物业办公场所设立联系点,常态化开展“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和百家亲”五百大走访活动;严格落实“一必听”“二必闻”“三必问”“四必访”“五必看”工作机制,让网格治理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科技赋能,打造智慧治理引擎
街道深度融合“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建设,依托“慧治大观”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构建“一个平台抓治理、一个闭环促落实”的智慧治理体系。通过大数据手段对网格信息进行精细分类、精准分级、精确转办,建立起“网格吹哨、分级转办、响应处置、核查反馈”的闭环处置流程;网格员通过“慧治大观”app实时上报问题、更新信息,通过搭建智慧社区平台,整合各类资源,实现数据共享、问题联办,让网格成为发现问题的“前哨站”、解决问题的“服务站”。同时,引入“智慧社区”增设智能探头,推动网格治理从“人防”向“智防”升级,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多元共治,凝聚协同治理合力
深入推进“大党委”工作机制,通过资源共享、项目共建、服务共办,将专业力量引入网格治理。蔡山社区创建“蔡师傅”党建品牌,为独居老人提供“一键通点单”助老服务,累计开展 800余场次,服务 1.5 万余人次;整合网格员、法律明白人、法律顾问、普法志愿者等力量,实现群众“只找一个人、只敲一次门、能办所有事”。通过分时、分众、分类开展自助、互助、志愿服务活动,形成“微服务”带动“微治理”、网格“微循环”促进社区“大循环”的良好局面,如今的街道,网格化治理已实现从“塑形”到“铸魂”的质变,“四化一体”的治理模式不仅有效兜起了万家琐事,更牢牢兜住了民心民意。
下一步,集贤路街道将持续深化“党建+网格”品牌建设,推动“五个集中”改革机制扩面提质,力争将网格打造成基层治理的“主阵地”、服务群众的“连心桥”,探索出具有集贤特色的基层治理现代化路径。(王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