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宁县石牌镇:夜话融融商村事 新风缕缕入民心

安徽网安庆消息    近年来,石牌镇一直将移风易俗作为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创新打造“乡村夜话”基层治理新载体,通过干群围坐、促膝长谈的形式,在融融夜色中,以通俗易懂、生动鲜活的群众语言深入阐释《怀宁县红白喜事倡导性标准(试行)》的政策内涵。在具体实践中,石牌镇聚焦“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主题,以陈规陋习整治为主要着力点,立足本地实际,并从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出发,通过创新方法路径,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持续推动移风易俗理念在乡村沃土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逐步形成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宣传引导聚共识,文明理念入人心。石牌镇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走深走实,通过专题研究周密部署。组织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240余份,制定出台移风易俗工作要点,针对本地婚丧嫁娶、人情攀比等突出问题进行精准剖析,明确“破陋习、树新风”的攻坚方向。积极营造浓厚宣传氛围,在镇区主干道、学校、商超及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站点悬挂宣传标语,利用电子宣传屏滚动播放移风易俗视频,并通过“千年古镇石牌”微信公众号和村组微信群同步推送《怀宁县红白喜事操办倡导性标准(试行)》,实现宣传引导“零距离、全覆盖”,让文明新风融入群众日常生活。

示范带头树标杆,榜样力量引风尚。石牌镇创新开展移风易俗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通过举办22场“村民话新风”乡村夜话活动,组织镇村干部深入房前屋后、文化广场,用群众语言讲述喜事新办、厚养薄葬的鲜活事例,让文明新风在轻松氛围中深入人心;组织20余名志愿者开展“红马甲送新风”行动,清理公墓及主要道路沿线塑料花750余枝,通过“移风易俗入户行”活动发动党员志愿者发放倡议书、解读村规民约,以结对方式对416名在家党员开展“一对一”劝导,实现文明理念精准传播。同时,镇党委坚持“四下基层”等一线工作法,把办公桌“搬”到村民小组和农家大院,深入重点村(社区)现场调度指导,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既督促工作进度又提供解决思路,确保移风易俗政策在基层落地见效。

作用发挥强保障,激发文明“内动力”。石牌镇坚持着力破除单打独斗壁垒,通过“部门联动+村规民约”双管齐下,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一方面,整合民政、市监、公安、城管等部门执法力量,组建整治专班,重点打击违规土葬、殡葬市场乱象等突出问题,形成高压震慑态势。另一方面,创新村民自治模式,出台镇级红白喜事操办指导标准,全镇22个村(社区)全面修订《村规民约》,明确“婚事彩礼封顶”“酒席桌数限制”“丧事节俭治丧”等具体标准,并配套完善“红白理事会”监督执行机制,通过“群众议、群众定、群众守”的方式,让文明新风落地生根。

安徽网安庆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文明,群众,新风,移风易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