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宁县马庙镇:移风易俗吹新风,文明实践润人心

安徽网安庆消息    在马庙镇的乡村田野间,倡导移风易俗不再是一场生硬的说教,而是化作生动的乡村夜话、诙谐的短视频和面对面的入户宣传。马庙镇以创新的方式将文明新风融入乡土文化,用充满生活气息的实践,在全镇范围内织就了一张文明新风的“传播网”。

多级联动,构建移风易俗“新体系”。马庙镇召开移风易俗工作部署会,明确工作内容,压实工作责任,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村居落实、群众参与”的四级联动机制。各村(社区)积极响应,组建了“移风易俗宣传志愿队”,发展了200余名村民成为移风易俗志愿者,构建起“镇干部+村干部+网格员+村民”的四级联防体系。在泥河村大河组,村民自发成立红白理事会,修订组规民约,推行丧事简办,逐步扭转“讲排场、比阔气”的不良风气。

创新宣传,让文明新风“飞入寻常百姓家”。“阿姨,这个镜头你演的时候要再愤怒一点。”在马庙镇的移风易俗小短拍摄剧现场,工作人员正在给参演群众“讲戏”。为了让文明新风深入人心,马庙镇精心拍摄了一系列移风易俗微短剧。这些短剧通过幽默诙谐的情节和接地气的宣传方式,让村民们在欢声笑语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新观念。马庙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马玫瑰表示:“让群众参与进来,群众自己演,大家就更喜欢看。”这些作品在镇上的视频号发布后反响热烈,点击量累计突破10万次。同时,各村(社区)充分利用乡村夜话、流动宣传车等形式,将移风易俗的声音传遍田间地头,让文明新风家喻户晓。

活动引领,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在合一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场别开生面的移风易俗刻纸活动吸引了众多村民。志愿者们展示的刻纸作品引得村民们纷纷驻足观看。在志愿者的耐心指导下,村民们也完成了自己手工制作的刻纸作品。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更让移风易俗的理念深入人心。各村(社区)还设立了“文明积分超市”,村民通过参与移风易俗培训、举报不良风气等行为积攒积分,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这种“以奖促管”机制,激发了群众的主动性,今年通过村民提供的线索,及时制止了多起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行为。

从乡村夜话到短视频传播,从文明实践到积分激励,马庙镇用创新与坚守,让移风易俗意识渗透到生活的每个细节。他们用实践表明,真正的文明新风防线,不仅要立在村规民约中,更要建在百姓心坎上。(金丽丽)

安徽网安庆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文明,村民,新风,移风易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