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安庆消息 春日的暖风,吹绿了宜秀区罗岭镇林春村的田间地头。走进罗岭镇林春村为民服务大厅,“为民办实事,服务零距离”几个大字格外醒目。然而,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却绷紧着林春村村两委每一位工作人员的神经。就在刚刚过去的2天里,镇、村工作人员已接到18通求助电话和多条微信语音求助等相关信息,求助人正是罗岭镇林春村一位特殊困难群众——杨某兴。
杨某兴是宜秀区罗岭镇林春村杨老组村民,精神二级残疾的他常年和前妻在宁波打零工。他们育有三女一子,家庭情况较为复杂。大女儿就读高三,二女儿就读初三,和爷爷奶奶在老家生活;三女儿初一、小儿子六年级则跟随其夫妻二人在宁波租房生活。
近期,杨某兴腿部意外受伤,加之中途精神疾病复发,焦虑、易怒、恐惧、不安的情绪充斥着整个家庭。镇、村干部在得知这一消息的第一时间,迅速行动起来。他们第一时间走访入户,深入细致地梳理该户的具体情况。面对这样一个特殊家庭,工作人员深知责任重大,他们多次与杨某兴的家属进行耐心协商,反复与杨某兴本人沟通,努力安抚他的情绪。经过不懈努力,在第3天便安排专人前往浙江宁波,将该户一家4口安全接回。
返乡后,林春村工作人员的一系列贴心举措让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庭逐渐稳定下来。他们先后陪同杨某兴到安庆市立医院治疗腿部伤情,经专业医生精心整治后,确定只是轻微肌肉拉伤。随后,又将杨某兴转送至安庆市第六人民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并联系其在家亲属小佬爷前来进行护理,确保杨某兴能得到妥善照料。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林春村工作人员同样不遗余力。罗岭镇社会事务办积极与校方沟通协调,仅仅在返乡的第二天,杨某兴的三女儿和小儿子就顺利入校就读,让他们能够尽快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
考虑到该户家庭的特殊情况,林春村还积极落实各项帮扶政策。今年3月份,将杨某兴的三女纳入农村低保对象,同时帮助杨某兴落实了精神病残疾人药费补贴1000元。目前,该户家庭情况稳定,逐渐走出了困境。
虽属异地,但着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仅能提高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更能助力乡村振兴,拉近集体与农户的距离。在幸福的路上,林春村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个都不能落下”的庄严承诺,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温暖而坚实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