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秀区杨桥镇螺山村:铁牛欢歌沃土 犁出丰收希望

安徽网安庆消息     4月28日,宜秀区杨桥镇螺山村的田野上一片繁忙景象。伴随着阵阵轰鸣声,村民操作着现代化犁田机在平整的土地上来回穿梭,翻耕、松土、整地一气呵成。近年来,螺山村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突突突”的发动机声取代了往昔耕牛的哞叫,柴油机的轰鸣奏响了现代农业的序曲。种田大户周真香坐在驾驶室里,熟练地操纵着犁田机,身后是新翻的田地。“以前靠牛犁田,一个人一天只能犁两亩田,现在用上犁田机,半小时就能完成了!”周真香的脸上洋溢着喜悦。

近年来,螺山村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通过发放宣传单页、邀请农业专家开展培训等方式,引导村民使用犁田机、插秧机等现代化设备。目前全村拥有大中型犁田机8台、插秧机3台,这些“铁牛”不仅解放了农民的双手,更让春耕效率提升了4-6倍,为抢抓农时赢得了宝贵时间。

螺山村过去农田分散、基础设施薄弱,村民常因夏季旱涝灾害减产。为破解这一难题,螺山村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平整田地1000亩,清理龙沟4公里,修建硬化沟渠1.5公里保障灌溉排水,铺设机耕路2公里方便机械下田。站在田埂上放眼望去,经过整合后的农田方方正正,机耕道四通八达。村民老阮指着新修建的水渠说:“以前犁完地最愁浇水,现在水渠修到地头,犁完地就能灌溉,实在是太方便了!”

铁牛欢歌,沃土生金。在螺山村,现代农业的引擎已轰然启动,机械化耕作不仅翻开了肥沃的土壤,更翻开了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下一步,螺山村将深化农业科技应用,加强农民技能培训,用科技之力书写新时代“希望的田野”故事,为乡村振兴和粮食安全贡献着“螺山力量”。(鲍妍)

安徽网安庆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村民,农业,农田,犁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