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安庆消息 为提升残疾人就业能力,拓宽其就业渠道,助力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宜秀区残联通过前期全面精准摸底,于4月17日至21日组织辖区内40余名残疾人开展了为期五天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邀请高级兽医师、渔业专家、律师参与指导理论学习。
“理论+实践”精准培训赋能。培训前,区残联多方调研参训学员需求,精心安排内容,邀请市农业农村局、区司法局、区农技中心专家授课。专家结合实践经验,从土鸡饲养与管理、小龙虾稻田养殖技术与方法、鱼虾蟹水产养殖等多维度传授专业知识,为学员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技术、管理、服务支持,确保“学的有劲、学了有用”。课程还涵盖农村实用法律知识与残疾人就业法规等内容,参训学员认真听讲、互动提问,学习氛围浓厚。
“线上+线下”提升培训实效。宜秀区残联创新培训方式,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模式,为40多名18至59周岁有就业愿望的残疾人提供培训。培训内容围绕种养殖展开,包括家禽养殖、农业种植、病害预防技术及化肥使用等。通过理论授课、送教上门、后期跟踪服务等方式,帮助学员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实效。
“扶持+就业”促进共同富裕。宜秀区一直高度重视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将其作为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重要举措。近年来,通过持续开展此类培训,已帮助众多残疾人掌握了实用技能,实现了增产增收。以罗岭镇的学员戴长胜为例,他此前参加了宜秀区举办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学习了科学的水稻种植技术。如今,他已成为该镇的水稻种植大户,拥有1040亩稻田,年收益20余万元。戴长胜的成功案例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为周边残疾人树立了榜样,带动了更多残疾人参与到农业生产中来。今年,我们还将采购鸡苗、鸭苗和鱼苗,持续扶持残疾人朋友就业增收。
下一步,宜秀区将继续锁定农村残疾人生产就业难点、堵点,靶向发力、精准施策。通过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落实惠残就业扶持政策,为残疾人高质量充分就业创业保驾护航,助力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高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