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安庆消息 青少年是法治建设的未来,更是基层治理的生力军。安庆经开区老峰镇紧扣新时代法治教育需求,以“党建+法治”融合为抓手,创新打造沉浸式、互动式普法模式,通过资源整合、场景赋能、价值引领“三步走”,推动青少年法治教育从“单向灌输”转向“双向共鸣”。
党建法治“双引擎”,织密普法联动网
老峰镇坚持“党建+法治”双轮驱动,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联合法院、村(社区)、学校等构建协同普法矩阵。积极推动法官、党员志愿者、教师三方联动,将法治资源输送至校园。同时,村(社区)妇联成立“法治育苗”巾帼志愿服务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融入法治宣讲活动中,让法治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沉浸体验“零距离”,法治课堂活起来
依托迎江区人民法院平台,老峰镇基层党组织积极开展青少年“五个一”沉浸式学法活动:参观一次法庭、观摩一场庭审、扮演一次“小法官”、参与一轮法律竞答、撰写一篇法治心得。法官结合“违法行为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常见违法行为的预防和处置”等内容,以“情景再现+法条解析”方式,让抽象法律知识具象化。安庆四中圆梦校区的老师们说:“比起传统说教,让孩子沉浸式体验司法程序,更能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法治的温度和力度。”
扣好人生“第一扣”,崇法明德树新风
本次“与法同行,守护‘未’来促成长”活动,聚焦青少年价值观塑造的实践课程成效显著,学生们在法律知识竞答环节,化身为“法律小侦探”,在“校园欺凌”“网络暴力”等情境中抽丝剥茧,展现出极强的法治思维。活动结束后,学生们还意犹未尽地与同伴们讨论法律知识,甚至传达出想要协助村(社区)开展普法宣传的意愿。这种“教育-实践-传播”的闭环效应,帮助青少年在人生起点系正法治纽扣,用明德崇法的青春底色守护成长之路。
从“法治课堂”到“实践阵地”,从“知识传递”到“信仰根植”,老峰镇以党建为舵、法治为帆,为青少年成长注入法治基因。下一步,老峰镇将持续深化“党建+法治”建设,扩大“行走的法治课堂”覆盖面,联动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力量,织密青少年法治教育“立体网”,让法治之光照亮青春成长之路,为基层治理现代化培育更多“法治火种”。(焦梦 方超 叶亚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