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安庆消息 近年来,罗岭镇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工程,逐步将“村容美化、民生富足”的美好愿景转化为乡村发展的生动现实,进一步深耕强村富民特色产业,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
宜居:民生福祉有温度。走进小龙山社区,一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自被纳入安徽省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名单以来,村“两委”干部齐心协力,高质量高标准打造和美乡村,道路拓宽美化、景点提升改造、改厕治理建设……随着一个个项目的实施,村庄面貌焕然一新,走进村子,只见宽敞整洁的村道延伸至村里的每一户人家,美丽庭院建设如火如荼,家家户户都积极参与其中。庭院内,绿树成荫,花香四溢,物品摆放整齐有序,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田园风光图。
在和美乡村的规划与建设过程中,罗岭镇将生态宜居视为核心任务,坚持从实际出发,采取“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按需补充”的策略,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切入点,广泛征求村民对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大力推进环境整治工作。通过积分制、最美庭院等评比,引导村民从自家房前屋后入手,自觉参与到环境整治中来,通过一家一户小风气、小环境的改变,促进村庄大风气、大环境的改观,以家庭面貌的焕然一新助推全镇面貌的提升。
宜业:乡村振兴有势能。走进罗岭镇各村,宽敞明亮的大棚里,一排排绿色蔬菜整齐排列,新长出的花菜、莴笋生机勃勃、长势喜人。蓝莓、柑橘、葡萄等水果也将陆续结果收获,大棚种植的发展让这里的群众端起“致富碗”,吃上“产业饭”,走上“小康路”。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则百姓富。近年来,罗岭镇围绕“镇有主导产业、村有特色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目标,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培植适合本土发展的小红稻,小红椒,小菊花、茶叶和大棚蔬菜,打造一批具有当地特色农业品牌,
引导本地群众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并根据市场需求调节大棚种植结构,积极完善产业链条,发展集种植、生产、加工于一体的多元产业链。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村民就近就业增收,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宜游:农文旅融合有看点。罗岭镇充分挖掘严凤英故居、菜子湖湿地公园、巨石山景区及其周边旅游、文化等核心资源,发扬胡氏龙灯和狮岭龙窑制陶等传统技艺,将非遗文化资源同绿色资源景观结合起来,着力打造集旅游观光、研学教育、餐饮住宿、农特产销售于一体的文旅综合体,促进“旅游+”农业、生态的创新模式发展。同时规划促进农文旅融合,串联稻花香、一心山居等民宿,引导开办特色农家乐,积极开展黄梅戏艺术节、国庆天天乐、“送戏下乡”等文化活动和各类文艺活动,吸引更多外地游客,增强知名度。
如今的罗岭镇,环境底色愈发亮丽,产业动力愈发强劲,文化根脉愈发深厚。下一步,罗岭镇将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将和美乡村建设与当前各项重点工作有机结合、统筹推进,以更细更实的举措、更新更有效的工作方式为建设乡风文明、产业兴旺、群众满意的美丽罗岭而接续奋斗!一幅“有颜值、有产业、有活力”的生动图景正在罗岭镇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