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安庆消息 近年来,黄梅村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为民服务为主线,通过抓队伍、建阵地、优服务有效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为乡村治理“加油提速”。
全面有序抓队伍,点燃基层治理新引擎。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发挥乡村振兴大讲堂作用,定期组织网格员培训,不断更新乡村治理队伍的思维视野和理念方法。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培训活动18场,参与培训达1200余人次。广泛发动五老人员、青年学生、党员群众等参与乡村治理,常态化开展敲门问事、入户走访活动,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扎实推进村干部培育工作,以乡村干部教育实训基地为载体,围绕移风易俗、乡村振兴、矛盾化解等内容,采用“理论+案例+实践”方式开展3期培训,全面提升村干部理论素养和为民服务水平。
整合资源建阵地,催生基层治理新动能。充分整合村党群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法治文化广场等公共资源,打造“颜值”与“实力”并存的文化新空间,让文化阵地建设助力乡村社会治理。按照“就近就便、规模适度”的原则,科学划分6个网格,打造“村党委—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网格员”四级网格架构体系,精准对接群众所需,开展民意收集、隐患排查等工作,切实把“问题清单”转化为“履职清单”。今年以来,已化解群众反映的生产生活难题16件。建设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依托新时代六尺巷特色调解室因地制宜打造调解平台,常态化组织党员群众开展说事议事活动,在“家门口”解决群众的烦心事。
转变作风优服务,迸发基层治理新活力。以整治清理“滥挂牌”为契机,黄梅村对照《村(社区)办公场所挂牌目录》集中开展标牌规范整治行动,统一规范组织和工作机制牌子,使更多的精力放在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和民生需求上。深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开展“美丽庭院”“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评选活动,结合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实行“积分制”管理,将乡风、家风、民风量化为行为积分,推动形成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新时代文明新风尚。发挥红色志愿服务队作用,每年开展爱心义剪、敬老助老、关爱留守儿童等主题活动,上门为农村群众、特困供养老人、困境儿童提供服务10余次,切实以实际行动提升为民服务温度,不断提升群众生活的幸福感、满意感。(陈张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