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安庆消息 近年来,杨桥社区在开展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时,充分应用“六尺巷”文化精髓,发挥“听、辨、劝、借、让、和”作用,运用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实现矛盾纠纷及时就地解决。同时,建立与乡贤聊商会的有效协调联动,与派出所、网格员等,参与矛盾源头治理、化解,做实做细矛盾纠纷源头处置,形成多元联动解纷的工作格局。9月17日上午,杨桥社区乡贤聊商会应用“六尺巷”工作法圆满化解一起矛盾纠纷。
杨桥中心小学,坐落在杨桥社区,校园内环境优美,绿树成荫,由于今年夏季雨水和近期台风所致,学校大门右侧的房子随时可能倒塌,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通过网格员摸排上报,杨桥社区“两委”立即开展隐患排除工作。通过走访发现,两处房屋户主是大塥组居民,由于房屋原本是校周边的小卖部,面积小,房屋构造简易,如今早已丧失原先的功能,投资维修加固资金,没有实际作用,对房屋维修加固存在抵触情绪。
在充分听取了当事人的意见,知道了纠纷关键点,针对该纠纷关键点,乡贤聊商会成员对症下药,释法说理,通过“宜调六尺巷”普法小程序,普法房屋所有人的法律责任。同时劝导乡村教育是乡村美好未来的载体与寄托,学校门口两处危房,既有安全隐患,又影响周边环境。乡贤聊商会同时联系校方,得知校方有意优化学校门口的交通环境。便提出拆除危房由校方租赁房屋拆除后的空地,这样解决了安全隐患,优化了交通的环境,给学生家长接孩子上下学有个安全的等待场所的意见,见当事人态度出现松动,便闲谈起了“六尺巷故事”,并笑着说道,腾地让路,这是书写现代版六尺巷故事啊。两户农户当即表示无偿拆除危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六尺巷故事起源于中国乡村最常见的邻里纠纷中,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乡村社会土壤,蕴含见贤思齐、崇德向善、诚信友善等优秀文化基因的乡贤文化。
近年来杨桥社区陆续推选因品德、才学为乡人推崇敬重的本土居民,也包括因求学、致仕、经商而走入城市的外出精英,以及市场经济环境下在农村投资创业的外来人士,成立杨桥社区乡贤聊商会。
“‘六尺巷工作法’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于乡贤、乡俗、乡情等本土资源,在现代法治框架下充分诠释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调解优先原则和柔性治理理念。”杨桥社区支部书记说,“今后,我们要不断总结该工作法的科学机理和法理支撑,复制推广至更多领域,让群众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