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安庆消息 近年来,安庆市宜秀区五横乡依托自身资源资产优势,着手开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行动,通过党建引领、产业发展、项目带动、合力攻坚、政策激励等措施,村级集体经济呈现特色化、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良好态势,2023年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超过70万元,先后获评安徽省乡村振兴示范乡(村),两个村入选全省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名单。
主导产业不断壮大。全乡现有茶园共3230余亩,今年产量达9350余斤,纯收益为380万元左右。茶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先后打造出“龙山野茶”“龙山云尖”“龙山云雾”等独立商标,“五横茶叶”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5个村(社区)立足村集体经济转型发展,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加大对农户种茶的帮扶力度,引导更多农户参与茶叶种植,形成了群众增收、集体受益、产业增效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一村一品”初具规模。重点打造白林蔬菜采摘园、五横菌菇产业园、虎山手工粉丝制作体验园、曰公乡村振兴培训基地、杨亭观光休闲茶园等产业基地。5个村(社区)级集体经济收入平均在90万元左右,人均增收8600余元。白林村20余亩蔬菜大棚,年产量达20余万斤辣椒,纯收益达18万元左右;虎山村投入160万元建成金虎山粉丝标准生产车间,年产量翻番至3万斤左右,纯收益为30万元左右;五横社区投入90余万元建成4400平方的蘑菇大棚项目,纯收益达30万元;曰公社区与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校地合作,全市首家乡村振兴学院培训基地在曰公社区揭牌运营,试运营期间开设了3个班次,已培训360余人。
绿色经济赋能增效。立足资源优势,以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为导向,形成以茶产业为主导,辣椒、红薯粉丝、蘑菇、木耳、火龙果、杨梅等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围绕农村“三变”改革,充分发挥林权交易平台作用,杨亭村流转1000亩集体林地,激活森林资源资产。改造高标准农田6000亩,61.8亩土地增减挂指标项目顺利验收并交易完成。盘活花溪茶谷片区,与安徽健之旅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就文旅项目进行合作,探索市场化运行,现已进场施工,争取年底前对外开放试营业。整合全乡旅游资源,打造休闲观光旅游线路,累计年接待游客达20余万人,带动周边30余家农家乐增收58万元左右。
实干精神担当作为。2021年村“两委”换届以来,5个村(社区)“两委”成员一直保持稳定,风正气顺,各个书记比学赶超、工作劲头足。在谋划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时充分征求各方意见,利用农闲时间开展“板凳话家常”“庭院谈发展”等群众代表会议,收集群众建议。摸清家底,盘活集体资产。杨亭村践行“两山”理论、林长制改革全国率先示范,荣获安徽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在安庆市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典型案例评选观摩活动中获得二等奖;曰公社区获评“安徽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全区唯一;五横社区党总支书记当选市人大代表。
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是多方面因素的合成,开展“三年行动”以来,五横乡总结出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经验做法,得到了依托新质生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启示。
一要坚持党建引领。宜秀区五横乡始终坚持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点内容,深入推进农村党建“一抓双促”工程,把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的第一要务,把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能力作为考察村级党组织书记的重要因素。建立“书记牵头抓、点长直接抓、村干定点抓、专班日常抓”责任体系,拧紧了责任传导链条。
二要盘活闲置资源。推进低效闲置资源盘活利用,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破解土地要素瓶颈制约、加快优质项目落地建设的现实需要。宜秀区五横乡通过招商合作、引资金、引技术等方式,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增长。如杨亭村利用闲置山场水面等资源,招引安徽健之旅投资1.9亿元建设花溪茶谷景区,打造水上儿童乐园和水上漂流等项目,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十几万元的收入。曰公社区招引安庆和美集团对乡村振兴实训基地进行市场化运营,盘活闲置的房屋资源,把固定的资产转换成“活动”的市场,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二十余万元。
三要找准产业项目。产业是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奠基石,对群众增产、集体增收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宜秀区五横乡充分依托自身优势,找准产业发展定位,通过编制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库,引导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按照“乡有方案、村有计划”的发展方略,深耕特色产业园,打造“五横茶叶”区域公用品牌。“龙山云尖”“龙山老茶”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杨亭茶叶合作社、五横山林果蔬专业合作社入选全国有机农产品基地。建成白林蔬菜采摘园、五横菌菇产业园、虎山手工粉丝制作体验园、曰公乡村振兴培训基地、杨亭观光休闲茶园等产业基地矩阵,形成“一乡一特”“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新格局。
四要抓牢人才资源。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始终抓紧抓牢人才这个“第一资源”,激发人才干事创业活力,把人才动能转化为发展势能,不断夯实农村农民共同富裕根基。要增强人才干事本领。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村级党组织书记、合作经济组织、村干部轮训的必备课题,多次举办村(社区)“两委”集体经济发展专题培训班。要加大人才聚集力度。紧盯产业发展需求,分类编制人才清单,量身定制引才政策,加大对在外大学毕业生、企业家、优秀农民工等人才回引力度,集聚一批懂农业、善经营、会管理的专业人才,为发展村集体经济保驾护航。
五要共享创收红利。积极推进村级党组织领办“书记项目”,坚持把组织群众、共建共享贯穿产业发展全过程,把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整合起来,让群众在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抱团”合作。密切利益联结机制,规范收益分配,统筹用于扩大再生产、公益投入、成员分红,确保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实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绩效与扶持政策资金挂钩制度,出台村级集体经济奖励办法,科学设置奖励标准、准确划定奖励范围、严格管控奖励流程,充分调动村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和热情。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就必须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发展新质生产力。
一是突出党建引领,深化红雁领航。持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突出党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领导。打破行业、身份、地域限制,大胆选用政治素质过硬、创新思维开阔、善于经营管理的“能人”担任村级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倡导村书记兼任村民委员会和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实现“一肩挑三职”。大力实施“双培双带”提质工程,将热心农村发展的优秀青年农民、退役军人、返乡大学生、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等选进村“两委”班子,实现双向培养、双向带动,提高基层组织发展活力。
二是打造特色品牌,激发乡村产业活力。根据各村村情实际,持续发掘产业特色,按照“一乡一品、一季一特”要求,科学规划主导农特产品发展,将特色农业规模做大、链条做长。着力盘活花溪茶谷与曰公片区,增加特色民宿、研学科普和游乐业态,推动茶、果、旅深度融合。
三是坚持统筹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活需求,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深入推进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域建设美丽乡村,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加快养老、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配套,让群众共享集体经济发展红利,引领带动乡村产业提档升级,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