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宿松县和上交所,一个地处“800里皖江之首”,一个地处长江入海口,两地地理位置虽相隔千里,却因定点对口帮扶工作而结缘。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自2013年起,按照中国证监会的统一部署,上海证券交易所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优势,结合精准聚焦、精准施策,从产业、人才、技术等方面,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开展帮扶宿松工作。
“扶贫先扶智,要更加注重教育脱贫”。如果说教育关系着美好生活所能到达的“远方”,那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宿松县教育“输血+造血”式帮扶, 则激活了宿松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
十年,弹指一挥间!在帮扶宿松教育过程中,上海证券交易所整合多方资源,已累计投入近300万元,多种渠道资助困难学生1900余人。
上海证券交易所捐建的宿松县残疾人就业扶贫车间
扮靓“折翼天使”校园
特殊教育学校,对于宿松县的许多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地方,因为这里学习生活着的是一群“折翼天使”。
全年全天候恒温洗浴,无太阳光连续7天仍可照明的路灯,残疾人就业车间……走进宿松县特殊教育学校,学校负责人陈罗红告诉记者,学校条件的改善,得益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奉献出的浓浓爱心。
位于800里皖江之首,素有“安徽西南门户”之称的宿松县,是原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片区县。自2013年起,按照中国证监会的统一部署,上交所承担宿松县定点帮扶任务。
在宿松县委县政府的关怀下,通过县残联的积极联系,上海证券交易所将2018年公益扶贫项目落户宿松县特教学校。160万元的捐赠,使宿松县特殊教育学校相继完成了学生浴室、路灯安装、就业车间的建设。
一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自从孩子来到学校这个“新家”后,即便放假仍然留恋在学校的时光。因为在学校不仅能学到知识,还可到就业车间做手工,尤其是学校生活条件比这里好。
陈罗红告诉记者,社会上的关爱,让学校保障了区域内适龄残疾儿童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也让每一名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如今,学校不仅招收住校生,还承担着上门送教服务,尽量使聋哑儿童,智力障碍等特殊儿童的学习“一个都不少”。
资助帮扶,物质上的救助是一方面,心灵与心灵之间爱的传递和启发更是重要。上海证券交易所公益基金会资助项目的实施,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与扶持,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鼓励和心灵上的慰藉。同学们表示,会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他人,把这份爱心和正能量传递下去。
宿松县万元初级中学劳动实践基地
“授人以渔”激活内生动力
跨越千里,山河情深。捐建宿松县特殊教育学校,只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帮扶宿松教育的一个缩影。“新长城高中自强班”是最近两年上海证券交易所针对宿松开展的最具特色的一个教育帮扶项目。
宿松中学王柏达老师介绍,“新长城高中自强班”项目由宿松中学于2021-2023年(三年度)实施,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品学兼优学生50名,每生每年度2000元,已发放两个年度助学金共20万元。在行动中传递温暖,在关爱中传递希望,助力贫困家庭学生实现梦想。
一位姓陈的同学家住陈汉山里,父母都是农民。他深知自己是靠父母务工和社会的资助来求学的,所以更能体会这样的机会来之不易,自加入新长城自强班后,他的成绩稳步在班级前10,他说他要带着这份责任和感激,还要继续加油。争取在2024年高考中考出理想成绩,向新长城自强班的资助人及所有工作者交上满意答卷。
为发展宿松的教育事业,上海证券交易所经过综合考量,依托所公益基金会的项目资源,创新性地提出拓宽交流对象,引导以当地进修校为代表的教育群体主动“走出去”,在交流学习中开拓视野、更新理念,收获发展新思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打开助力宿松教育“造血”的又一扇窗。
一场场宿松教师赴上海带课观摩、同课异构、课堂交流活动,不断带动着宿松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自主造血”能力变得越来越强。
据宿松县教育局副局长杨朝介绍,十年来,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宿松县教育帮扶方面,累计投入近300万元,多种渠道资助困难学生1900余人,开班开课惠及5000人次以上。成立“优秀教育人才奖励基金”,每年为150名乡村一线教师颁发奖励。
今年暑假,宿松县万元初级中学汤建策校长曾赴沪研修。汤建策说,在这次培训活动中,我有机会聆听了众位校长和教育专家的精彩报告,感受每个学校的先进理念,了解每个学校的成长历程,获得了许多宝贵的思想和经验,收获很多。
“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决定着一个学校的发展,一个学校的发展决定着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汤建策说, 两天的跟岗学习、每一场讲座和案例无不给我以启示:许多的教育现实可能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改变我们的教师,改变我们的学校,让学校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除了对学校、老师、学生的帮扶,上海证券交易所还面向全县基层干部、三农领域从业人员、重点工业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培训,助力宿松人才振兴。
上海证券交易所始终坚持“智随志走、志以智强、志智双扶”的定点帮扶理念,在开展深入基层调研基础上,加大对宿松县各类干部人才交流锻炼,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通过对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盘活闲置资产,践行“两山”理念引领“乡村振兴”规划建设等方面的学习,让宿松各级干部对“美丽乡村”建设有了全新的认识。
大皖新闻记者 蒋六乔 通讯员 刘修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