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安庆消息 在这个寒风瑟瑟的冬天,走在安庆师范大学东门的小吃街上,灯火通明,人群熙熙攘攘,路边飘来一阵阵食物的美味香气,不禁让人垂涎三尺。走着走着,一阵烤玉米、烤红薯的清香扑面而来,驻足观望,一对老夫妻正颤颤巍巍的忙着帮路边的客人挑选烤熟的红薯。这对夫妻是宜秀区大龙山镇燎原社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主名叫斯华启,妻子叫吴玉珍。
早年间,由于斯华启本人听力、肢体残疾二级,妻子听力残疾二级,夫妻二人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素质差,又有慢性病缠身,生活无固定收入来源,致使他们夫妻二人陷入“小钱省、小病忍”的生活困难窘境。社区在了解到他们家中的困难后,积极上门宣传政策,经过一系列程序,他们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鉴于斯华启家庭实际情况,社区主动帮助他们申请低保,一个月两个人可以领取962元的补助,用斯华启的话讲“低保金是政府给他们家的第一‘福’”。有了低保金,生活总算有了一点保障;由于斯华启夫妇只生育了两个女儿,达到申领计生奖扶的年龄后,通过申请审核,斯华启夫妻每人每年均可享受960元计划生育奖励扶助金,这是政府给斯华启家的第二“福”;斯华启夫妇每个月还享受失地农民保障金600元,这样的“福”在惠民政策的普及下,越来越多。经过一系列的政策兜底帮扶,斯华启家的生活逐渐好起来了。
在解决基本生活兜底的同时,医疗支出对于这个患有长期慢性病的家庭来说也是一笔“巨额支出”。为了大大降低了医疗支出费用,社区帮助夫妻二人缴纳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以及落实“351+180”健康扶贫政策,这一系列的扶贫政策让斯华启夫妻二人的生活有了主心骨,有了依靠,也正是在健康扶贫的帮扶下,斯华启的身体状况有所好转。
现在这个小吃摊位正是社区利用安庆师范大学东门的地理优势帮助支起的,小吃摊不仅经营烤玉米跟烤红薯,还有臭豆腐跟冰糖雪梨,尤其在寒冷的晚上,生意十分火爆,每个月大概有三四千的收入。“老板,来一份烤红薯。”“好,给你挑个大的!”捧着香喷喷、热呼呼的烤红薯,突然感觉寒风不再刺骨,心里填了一丝丝暖意,这个冬天好像没那么冷了。我想,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政府以及社区的帮扶,就像这烤红薯一样,温暖着每个贫困户的心。(黄静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