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安庆消息 安庆市宜秀区新恒香食品厂,坐落于安庆宜秀区大桥街道眉山村老小学,始建于1999年10月,至今已有20多年,法人代表朱海民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枞阳人,满口的枞阳话给人一种亲切感,他从走入社会就开始从事锅巴炒米工作,原先只是在一家工厂打工,都说县里人很能吃苦,他用自己的行动在诠释着自己的执着追求,打工的时候,他兢兢业业,刻苦勤奋,不仅受到老板的夸赞,还得到了同事之间的高度肯定。
几年后,他不甘现状,决定走出工厂,用自己这么多年所学所获,来经营起自己的工厂,当这股念头浮现在自己的脑海时,就涌上了心头,他把理想践行于行动之中。很快,自己经营锅巴、炒米厂开工生产,并且越有声色。为了进一步扩大自己的规模,他通过亲朋介绍,2015年租用了眉山老小学场地,把原来的300平米生产车间,扩大到了1700平米,员工由原来几个人扩大到了13个人。开始了专业从事锅巴、炒米等安庆土特产食品生产加工,生产的产品主要销往江浙沪、湖南、广东等地,公司秉着营造“健康、 美味、方便、营养”的食品概念,从研发、采购、生产、品质管理到销售,力求精益求精,他始终以质量第一,诚信为本为宗旨,为消费者提供最佳产品和服务,口感口味都领先于同类产品。
2015年他与眉山村签订租地协议时就说过,眉山村这次为我的企业提供了场地,将来我将用自己的行动为村民提供更多的服务。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无论是疫情防控、防汛、抗灾等各项大事面前他和他所经营的企业都能大显身手。
2014年脱贫攻坚战开始打响,为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对小微企业带贫减贫的号召,积极采取“政府引导、企业搭台、贫困户参与”的模式,致力于打造贫困户家门口的扶贫车间,切实帮助剩余贫困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增收。该企业于2020年5月在大桥街道办事处的指导下,加强“政企”合作,经过宜秀区人社局现场认定,注册成立了就业扶贫车间,带动就业扶贫岗位3个,安排3名贫困户到扶贫车间务工,实现人均月增收2000元。并且与区扶贫办对接,积极申报产品认证,该企业生产的锅巴、炒米在今年的“全国扶贫日”宜秀区系列活动消费扶贫专场中,作为大桥街道的主打产品,成果售卖,并全部售馨。
贫困户苏巧安,自小就患有智力残疾二级,这几年工作一直都不稳定,尤其今年疫情以来,她始终处于失业状态,眉山村扶贫专干苏亚平在走访中得知其失业的情况后,为了其能就近就业,他带着苏巧到扶贫车间应聘,车间老板主动答应为苏巧安安排的一个技术要求不高的岗位,苏巧安顺利就业,目前苏巧安在该企业务工,可现实月收入2000多元。
“在这干活,不累、离家近、收入还不错,让我能够自食其力养活自己,重新找回了活着的尊严。”苏巧安这样说道。( 苏亚平 杭文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