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安庆消息 宜秀区杨桥镇螺山村地处破罡湖畔,东与迎江区长风乡枞南村接壤,南临破罡湖,西与本镇花山村相邻,北与枞阳县隔河相望。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距S228省道仅1公里。村域面积8平方公里,辖26个村民组,农户总数910户,总人口3089人。现有耕地3900余亩,山场1500亩,可养殖水面2200亩。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5户219人,贫困发生率7.1%。2013年、2014年村级集体经济一度不足4万元,属省级贫困村,也是宜秀区8个贫困村之一。
为了摘掉杨桥镇路途最远、难度最大、问题最多、困难最深的“四最”贫困村的帽子,螺山村两委一班人痛定思痛,咬定青山不放松,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在不懈合力攻坚下,2017年成功实现户脱贫、村出列,2019年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4万元,预计2020年可实现村级集体经济70万元。
以党建引领促进脱贫攻坚和基础设施双提升。要想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驻村工作队和螺山村两委紧抓党建不放松,走访群众,了解民情,听群众心声。深入开展党组织与党员“双向承诺”、流动党员双向带动,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党员议事会”“党代表工作室”“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等方面颇具特色。通过党建引领,全村干群精神风貌焕然一新,两委战斗力和凝聚力极大增强,在群众中的威信大大提高,化解了许多遗留问题,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新建便民服务大厅、群众文化站、文化活动广场、党员活动中心为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供电、通信、饮用水、有线电视等全覆盖;村级小学、卫生室全面达标;到目前螺山村2016-2019年度共批复修建道路18条,总计:17.23公里,完成投资793.67万元(其中扶贫财政专项资金543.73万元)着力提升生产生活条件,人居环境大大改善。
以产业发展促进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双提升。螺山村从过去的经济薄弱村转变为现在的先进村,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农村产业制度改革尤为关键。螺山村通过土地、水面流转,全面盘活土地资源,规模化种植养殖,提高收益。实现农户增收、村集体增效的目标。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产业扶贫新模式,“稻渔综合种养”、“稻虾连作”“特色池塘养殖”等产业不断做大做强。近年来涌现出了9家有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为水面发包租金和稻虾共生项目和扶贫项目资产收益:一是扩大种养殖规模,将2015年300亩的稻虾共生基地扩大到600亩,每年集体经济收入增收5万元;二是提升养殖环境,整合扶贫项目资金和美丽乡村资金,对东风湖圩堤进行加固,改善水环境,从以前发包给养殖大户年收入8万增加到20万元;三是扶贫项目资产收益,新建120亩枣树湾精养鱼塘项目,增加村集体年收入达7.2万元;2017年-2019年结合125万元财政专项资金实施资产收益项目3个,增加村集体年收入10.5万元;2020年整合小墩、庙咀、官山3个村民组的闲置山场发展油茶220余亩。
以皖江水乡园提质升级特色产业。2020年螺山村重点打造皖江水乡园项目建设,以此充分发挥皖江水乡园示范带动作用,即带动村集体增收、老百姓增收,进一步挖掘闲置土地附加值,形成高质量发展态势,着力把螺山村从贫困村变成“先进村、特色村、示范村”。打造健康农业示范基地、农旅结合休闲基地、高效带贫样板基地三大基地,推广零排放圈养、稻鱼共生、混合间植及农旅结合四大模式。坚持无公害绿色理念,谋划建设名特优水产品养殖区、稻田综合种养区、中草药种植示范区、水生蔬菜种植区、农耕种植体验区等五大功能区,利用高新技术,实行绿色零排放内循环种养,争取申报国家级农业示范基地。同时,在五大功能区基础上,开发生态观光游、农耕体验游、民俗风情游、金银花养生游、休闲度假游、研学游等多元型旅游产品,创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开放生态观光。与湖北华东农业大学合作,采用移动式高密度纳米圩口技术,走精品养殖之路,种植糯稻,实现稻虾、稻蟹、稻鳖共生,最大限度发挥水田效益,同时,利用废角边地、鱼塘田埂、不可正常利用的山地、水面等,实现混合种养。并将全域旅游作为下一步工作重点来抓,培植稻渔共生、金银花小径、紫藤大道、农耕长廊、菜园种采、野炊野营等一批优质农旅项目。提高强企效益、壮村效益、扶贫效益、带贫效益、生态效益等五大效益,释放乡村振兴新活力。进一步做大做强做响水产品、中草药、水生蔬菜等优质农产品,创建健康农业示范基地、农旅结合休闲基地,将荒山荒水变废为宝,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未来,螺山村将以皖江水乡园为起点,以点带面,带动村集体和全村村民致富增收,一幅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螺山水乡徐徐展开!(潘亚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