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安庆消息 傍晚的文化广场上,伴随着音乐跳舞;图书室里,专心致志阅读农业科技书籍;农民文化乐园内,尽情施展才艺,自娱自乐;信息共享室中,用电脑和互联网查询脱贫之策……如今,走进宜秀区的大龙山镇百华社区,文化扶贫给脱贫户带来的变化让人耳目一新。
文化阵地添活力。“自从社区的文化广场和农民文化乐园建成后,大家日常生活大不一样了,唱歌、跳舞、看书、下棋等,各有各的热闹。”早上和傍晚的文化广场上,不时有居民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一些群众还在热烈的音乐中跳起了广场舞,农民文化乐园内人们读书看报、下棋聊天,其乐融融。“社区建起了文化活动场所,不仅让居民休闲娱乐有了好去处,也为社区开展各类群众活动提供了阵地。”百华社区党支部书记方少元介绍。近年来,社区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修建群众文化广场,配套建设综合阅览室、农民文化乐园、图书室等场所,配置健身器材、体育用具、乐器等文体娱乐设施,并设置专人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社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创新文化惠民形式,注重加大文化阵地的“硬件”建设,修建文化广场、文化乐园等,加强文化阵地的“软件”配置,实施“家风家训文化上墙”工程,以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教育和引导群众积极向上、自主脱贫,进一步将脱贫攻坚工作与文化建设相结合,让脱贫户在文化参与中体验公共文化服务带来的好处,激发群众脱贫奔小康的信心。
文化扶智鼓志气。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快速实施,切实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培训平台和宣传阵地作用,百华社区组织志愿者,大力宣传脱贫攻坚工作进展和实施效果,及时报道各地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进一步营造凝聚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舆论氛围。百华通过信息公开栏、微信群等平台宣传阵地,以悬挂标语、入户宣讲、街头宣传等多种方式来听民声、汇民智、解民忧,让更多地贫困群众能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志愿者积极当好“宣传员”,多种形式的宣传更接“地气”将宣传活动贯穿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始终,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帮助和指导贫困群众学习扶贫政策,增强致富技能,不断提升贫困群众自我脱贫能力。
文化知识送上门。自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以来,百华社区以图书室为阵地,以文化扶贫为突破,坚持“志智双扶”,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全面实现经济、精神双“脱贫”夯实基础。为了最大程度发挥图书室的资源优势,打通服务贫困户“最后一公里”,图书室创新思维模式,根据本地种养殖习惯以及不同群众的文化水平,配备一些实用性强且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书籍,并送达到有相应需求的贫困户家中。对于文化程度低的人群,社区还安排专人给予解读和指导,通过个性化“定制”、精准化“配送”,培育贫困户自身“造血”能力,巩固“输血”成果,加速产业脱贫步伐,真正做到“志”“智”双扶,也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让图书室真正成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加油站”和日常生活的“精神乐园”。(蔡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