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今年以来,安庆市公安局迎江公安分局大南门派出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牢牢把握“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枫桥经验精髓,积极探索、谋划筹建“人民路商圈蜂巢警务室”,创新推行以网格为单元、以责任为牵引、以共治为特色、以平安为目标的“蜂巢警务模式”,致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蜂巢警务室框架设置及运行理念
“人民路商圈蜂巢警务室”是大南门派出所创建枫桥式警务室的“样板工程”,是大南门派出所党支部将服务触角延伸到基层的有力载体。自今年4月开展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来,大南门派出所以创建“枫桥式派出所”为总体目标,集智施策,主动作为,致力将“蜂巢警务室”打造集基础管控、快速联动、矛盾调处、防范宣传、信息流转、快捷便民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
“蜂巢警务室”的主体构想概括为:“一个目标”“两个理念”“三项重点”“四个基地”“五小工程”“六大机制”。即秉承创建全国优秀“枫桥式派出所”为主要目标,贯彻“警务围着民意转、民警围着百姓转”的两个理念;主推“全时空守护平安、多元化解决矛盾、零距离服务群众”三项重点工作;打造枫桥经验学习、安全防范体验、多元矛盾联调、智慧警务共建“四个基地”;做实破小案、办小事、解小忧、帮小忙、惠小利“五小工程”;推行全方位服务群众、常态化警民互动、立体化治安防控、深层次警民协作、多元化化解矛盾、精细化科学考核“六大机制”
蜂巢警务室“一元多核 融合共治”思路探析
大南门派出所创新“一元多核、融合共治”的治理思路,在安庆古城街区首创“人民路商圈蜂巢警务室”,推出“1+2+X”的建设模式(“蜂巢警务”站点拟配备1名社区民警,2名辅警,“X+”物业安保、消防管理、应急救助等多名平安志愿者)实体化运行。
深入推进警务前移,规范运作前沿阵地
按照统一外观、统一装备、统一制度、统一人员“四统一”的要求提供多元化保障,由派出所提供专业警力、警用装备以及自助查询、审批服务终端等便民服务;有条件、有需求的企事业单位负责提供执勤场地、巡逻任务、联络专员等支持;属地街区在综治经费、平安志愿者动员招募等方面给予保障,联合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等各方面力量,规范警务前移,推动多领域治理,开辟“一元多核 融合共治”精致社会治理模式。
打造现代化、特色化、专业化的警务平台
大南门派出所为打造现代化、特色化、专业化的警务平台,主要做到四个“突出”:
突出公安党建服务,打造枫桥经验学习站点。“蜂巢警务室”下设的流动人口党建服务站,将周边中小企业及商户流动党员一并纳入服务范围,针对综合商业中心外来人口多、人员情况复杂的特殊情况提供专业服务,有效破解过去警务工作中资源单一、需求把握不准的难题。定期邀请社区退休党员,社区最美家庭等代表开展学习“枫桥经验”宣讲活动,强化党建引领,充分活跃社区气氛,形成积极向善向上、奉献友爱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挖掘释放“枫桥经验”的丰富活力。
突出矛盾纠纷联调,引导平安警务共建机制。紧紧围绕“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工作理念,迅速与安庆市政法委、司法局、综治中心、公益律师等部门进行对接,紧密对接各街道社区目前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打造“马大姐调解团”品牌,利用专业机构、专业人员全天候调解商贸消费等热点民间纠纷;依托民警驻点、警商互动、律师驻所、在线联调等机制,实时排查各类不安定因素。创新推行“主动介入”模式,企业和商户员工在外发生纠纷的,由蜂巢站点主动提供法律咨询、帮扶调处等服务。
突出治安基础管控,打造智慧警务共享平台。通过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提升对治安基础要素的直接管控能力。“蜂巢警务室”均配备移动警务终端、非接触采集装置等,实时采集、比对、掌控人员动态信息。将“雪亮工程”作为治安基础管控的主要抓手,整合辖区现有的视频监控资源,统一管理,实现全天候网上巡逻;重新组合商圈各零散地段的安保力量,统一部署、集中调配,在重点地区和治安复杂的场所进行实时24小时打卡巡逻,最大限度做到“网上、网下”节点地域全时空、全覆盖的重点管控。
突出安全微课堂教育,开启安全防范互动式体验。立足网状治理优势、通过发布预警、宣传信息,扩大宣传影响力,强化运用影视互动等科技展示手段针对扫黑除恶、反电诈、消防演练,应急处置等实现“VR”互动,屏投互联,模拟演练,现身说法的方式对来往游客不间断的提供安全宣传活动,并定期组织中小学生举办安全教育课堂,组织商户开展消防安全演练活动,将站点打造为功能丰富、服务高效的智能安防体验区和网络安全示范区。在寓教于乐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自我安全意识。
完善共建共治共享,全民参与的责任体系
坚持警民共建。警务室推出警企、警律、警商、警校等共建机制,通过聘请方式组建常态化的“联长员”,随时随地的调动优势资源在治安巡防、纠纷调处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并积极探索与辖区街道办建立信息联动协作机制,充分运用“六大机制”化解疑难纠纷。
坚持部门共治。在具体运行中主要体现为“四联”:信息联采,实现“一次采集、多方更新”;纠纷联调,做到优势互补、线上联调,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镇街”;治安联防,实现基层治理力量融合倍增;服务联动,专业及时有效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100米。
坚持平台共享。打通派出所“接处警平台”与综治“四个平台”数据通道,为公安、消防、综合执法、市场监管等基层站所信息共享、责任共担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平台共享机制下,大量非警务信息能够快速、准确地分流到镇街等具体相关职能部门,真正实现数据服务“一呼百应”。
张丽慧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蒋六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