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秀区大龙山镇百华社区:帮扶显成效 生活节节高

安徽网安庆消息   “今年我家的人均纯收入预计有将近一万五千块钱,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打心眼里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邵新凤满怀感恩地说道。大龙山镇百华社区邵海龙是2014年因残致贫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实现脱贫。邵海龙虽然是聋哑人,但他的思维意识和正常人没有丝毫差别。妻子邵新凤患精神二级残疾,虽然交流困难,但足以让人领会她想表达的意思。           

自2014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村、镇两级帮扶责任人、扶贫专干多次入户走访,详细了解该户家庭生产生活情况。几年来,社区从邵海龙家中实际条件出发,充分利用国家扶贫政策,每年及时为该户制定并完善“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多方联系,积极为该户脱贫增收想方设法:帮助该户申请低保和残疾人生活补助;推荐邵海龙到安庆京环上班;发放生态梨园产业扶贫项目收益分红...            

一系列精准帮扶措施的落地,使该户家庭收入逐步提高,家庭生活明显改善,“两不愁、三保障”得到彻底解决,饮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该户在生活和工作中分工明确,邵新凤智力残疾,便坐守家中,挑起洗衣做饭、耕地下厨、整理家务的担子,邵海龙在京环上班,夫妻二人相敬和睦。            

虽然邵海龙无法用言语表达对扶贫政策的感激之情,但他的行为诠释着内心最猛烈地情感。无论是烈日寒冬,还是大雨狂风,他身穿的蓝色工作服总是最醒目的风景,在大道中穿梭,在街角处停留,所到之处,寸寸洁净。累了就在大树下歇息,渴了就喝自带的茶水。每当帮扶责任人来到邵海龙家中,他总会迅速搬出小板凳,热情的比划着喝水的动作,脸上时而露出幸福的微笑。            

扶贫与扶志相结合,邵海龙夫妻俩摈弃“等、靠、要”的“伸手政策”,依靠自己的双手为生活增添色彩。该户不仅享受了党和国家扶贫政策的实惠,家庭吃穿不愁,住房、医疗皆有保障,幸福指数逐年上升,更激发了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加上自身的辛勤努力,不但使很多像邵海龙这样的贫困户摆脱了贫困,更让他们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了信心。(何留根)            

责任编辑:都午安徽网安庆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扶贫,帮扶,脱贫,贫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