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秀区大龙山镇桃元社区:党建引领“最美庭院”为新农村提升颜值

安徽网安庆消息   丰收时节,走进宜秀区大龙山镇桃元社区美丽乡村示范点居民黄自友家,干净整洁的院落里,门前一排绿植映入眼帘,清新好闻的花香更是扑鼻而来,不同的花卉争奇斗艳;走进屋内,家具摆放错落有序、窗明几净、一尘不染。 

自从社区开展创建“最美庭院”以来,每天一次的庭院打扫、侍弄花草树木就成了黄自友夫妻的心头事。“以前村里环境不太好,房前屋后都堆满柴火、农具,垃圾成堆,杂草丛生,家门口的泥路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晚上出来散散步都是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村里变化可大了,村子美了起来,各家各户在院子里种上花草,‘最美庭院’也多了起来,身边的人个个都精气神十足。”黄自友高兴的说。              

在桃元社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每一户、每一个院子都各有各的美。与黄自友家相隔不远,黄自富家门前新建的文化广场配置了4套健身器材,曾经的泥土路铺上了一颗颗鹅卵石,四周绿树成荫,宛如小公园……成为不少邻居羡慕的对象。“我们家门前曾经是个臭气熏天小水沟,美丽乡村建设后,社区了解到种花对我来说就是一种享受,就因地制宜的进行了改造,如今我每天早上起来都会拖地,收拾家里,把屋子里里外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这样自己看着开心,住着也舒服,还能为村里正在进行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贡献,感到特别高兴。”黄自富美滋滋地说。              

自镇妇联“最美庭院”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桃元社区党总支坚持党建带妇建,积极响应号召,把“最美庭院”创建工作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多措并举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今年以来,社区党总支围绕“最美庭院”创建工作,切合实际致力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农村,在创建过程中,社区妇联按照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把“最美庭院”创建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一项基础工程、长期任务,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和妇女们的积极性,广泛动员村民参与到“最美庭院”创建之中,引导村民对庭院进行绿化、靓化,大力开展庭院美化和居室靓化行动,开展清洁家园、整治庭院、美化庭院、传播文明的最美庭院创建活动。            

为推进“最美庭院”建设,桃元社区还将美丽乡村建设的“外在美”与“内在美”充分结合,大力实施文明家风培育行动,积极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安庆好人、五好文明家庭”等系列评选活动,用群众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使最美庭院既有清新雅致的环境美,又有良好家风的精神美,实现聚家庭“小美”成美丽乡村“大美”。同时,社区妇联紧扣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实际设置文化墙,以墙为媒,把好家教、好家风故事、孝德故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脱贫攻坚等元素融入其中,让村民们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凝聚力和正能量,有效推动了村风民风建设,让健康向上、向善向美的现代文明理念深入每个家庭。              

桃元社区党总支始终坚持最美庭院创建与脱贫攻坚工作有机衔接,针对贫困群众居住环境提升问题,坚持因户施策、分类管理,对辖区内的贫困户家集中进行卫生改厕、房前屋后整治等。多次组织党员志愿者、巾帼志愿者帮贫困户打扫院落、清理房间、收拾家里、栽植绿化苗木,让贫困群众住得安心、舒心,从而实现最美庭院与脱贫攻坚工作的同频共振。如今,一座座庭院里绿树成荫、客厅宽敞明亮、卧室家具摆放整齐、厨房灶台干净卫生的农家院逐渐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编织出与过去截然不同的乡村生活美景。    

潘法平是桃元社区贫困户之一,因视力残疾,无任何劳动力,为帮助其脱贫奔康,社区对潘法平户量体裁衣,给他提供精准的政策帮扶,不仅让他家生活上有了保障,也提振了精气神。“村里给我家房子刷了墙、改了厕所,还在墙上画了画,我很满意,有了政府和村里对我的帮助和支持,现在也脱贫了,我寻思着每天把家里打扫干净,拾掇一下厨房,感觉心里亮堂多了,这就是真正的幸福。”贫困户潘法平笑呵呵地说。              

目前,桃元社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的各项基础设施正逐一完善,下一步将持续发力,带动更多村民自觉参与到“最美庭院”的创建工作之中,在全社区打造出更多别具特色的庭院,让“最美庭院”为桃元社区提颜增值并成为一张响亮名片,用一个个村落庭院的“小美”汇成新农村的“大美”。(李汇慧)            

责任编辑:都午安徽网安庆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社区,乡村,庭院,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