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安庆消息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大桥街道在政策落实方面坚持因户因人精准施策,主要从就业扶贫、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社保兜底方面促进增收,从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方面减少贫困人口刚性支出,自2014年以来,脱贫人口年人均纯收入逐年递增,脱贫成效明显。
就业扶贫方面。一是充分介绍就业。对接宜秀区各类企业、工厂等,定期举办贫困户专场招聘会,提供岗位信息优先录用贫困劳动力,保障有需求的都能如愿就业、有意向的都能满意上岗,帮扶责任人定期走访了解工作情况,及时解决贫困人口失业下岗问题;二是开发公益性岗位。街道结合森林防火、秸秆禁烧、道路保洁、物业管理、文明创建等工作开发了一系列公益性岗位优先提供给贫困户,特别是解决了一些老弱病残孤类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这类主要针对于需要照顾家庭、年纪超过60岁或因身体健康等原因无法外出的就业人群,因个人情况帮助他们找到适合的公益性岗位,确保这类难就业人群都能找到力所能及的工作,给家庭带来一份保障性收入。例如需要照顾家庭的人员可以参加村内道路保洁和森林防火等工作、60以上身体健康的老人参加村里的秸秆禁烧巡查等工作;三是鼓励支持创业。帮助有创业意愿的贫困户谋划创业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组织参加技能培训,给予技术指导,帮助创业。尤其是对于一些盲人、重度肢体残疾等难就业的弱势群体,针对个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项目进行培训,例如:组织盲人参加按摩推拿学习、腿部残疾的参加网络销售培训等,后成功帮助一些盲人贫困户开起了盲人按摩店、残疾贫困户开起了网店、线下门店超市等等,保障了这类弱势群体也能够通过自身努力实现稳定增收。
产业扶贫方面。充分利用剩余土地资源发展食用菌、猕猴桃、无花果、芡实、苗木花卉等产业项目,通过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共同参与、共同经营、共享收益。鼓励有条件的贫困户发展到户产业项目,通过规模养殖鸡、猪、牛等,给予产业补助资金和技术指导,使贫困户通过产业发展实现稳定增收。
金融扶贫方面。全面摸底贫困人口贷款需求,对于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实行“应贷尽贷”,尤其对于创业型贫困人口提供启动资金或周转资金,大大缓解资金压力,加大贫困群众创业信心和成功率。(杭文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