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山:一一春光须作主 二十四番花信风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幼童口中的二十四节气歌,口传心授流传至今已逾千年。它准确反映了太阳一年的运动,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但您可曾知道,在天柱山,与节气歌对应的,还有二十四番花信风!

天柱山花信风,应花期而至,顺节气而生。潜山民俗云:“三月花开时,风名花信风”;“始梅花,终楝花,凡二十四番花信风”。根据节气,从小寒到谷雨共八气,一百二十日。每气十五天,一气又分三候,每五天一候,八气共二十四候,每候对应以一种花。

首先登场的是“花中君子”梅花、被苏东坡赞为“鹤头丹”的山茶、“凌波仙子”水仙。第二幕的主角是“风流树”瑞香、“天下第一香”兰花、黄庭坚命名的“山矾”。立春到来时“春之使者”迎春花率先开放,“红珊瑚”樱桃、望春紧随其后。紧接着便是菜杏李(菜花、杏花、李花)。桃花的出场最为隆重,伴随着惊蛰的雷声,为它伴舞的是棠棣和蔷薇。古人有诗盛赞:“桃花香,李花香,浅白深红斗新妆。”这其后海棠、梨花、木兰、桐花、麦花、柳花、牡丹花、酴糜花依次亮相,最后的压轴是楝花。楝花开放,夏已悄然而至。楝树紫色的花朵极朴素,恰好有灰灰的麻鸭或穿着简单的割草女子经过花下,乡村一派宁静而安详。待二十四番花信风吹过,天柱山烈日炎炎的夏季扑面而来。

在天柱山,关于花信风有一个迷人的传说:花与风之间有着一个美丽的约定,每一种花的开放,都要风吹过。风懂得每朵花的梦想,风不来,花不开,风有信,花不误,岁岁如此,永不相负。花不负风,因为风为之而来,风不负花,因为花信风。我喜欢花信风,喜欢这个浪漫的词语,喜欢这个美丽的传说。甚至心中有些感动,为花和风的约定,为花和风的忠诚,也为人间有情人忠贞不渝天长地久的爱情。

其实,这个传说也正暗合了天柱山农历物候。物候是指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按一定的季节时令活动,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古人很早就发现天地万物虽各不相同,然而生老病死、盛衰枯荣、星移斗转、阴阳消长,似乎有着相类的呼吸和脉动。而植物的萌芽、发叶、开花、结果、叶黄、叶落,动物的蛰眠、复苏、始鸣、繁育、迁徙等,都是受气候变化制约的。他们便将全年划分为二十四个段落,也就是二十四节气,从而基本上概括了一年中寒暑往来的准确时间,降雨降雪等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潜山俗话说:“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千百年来,这二十四节气与悠悠的时光相伴,时刻关照着我们的生产与生活。从小寒到谷雨共有八个节气,花信风就在这段时间里吹拂着充满芬芳诗意与缤纷色彩的二十四番花信风。

祖先对节气、花信了解之准确,绝非今日之人可以理解的。而诗人们也常常赋诗记述民间的各种有独特标志之事。宋朝王淇《暮春游小园》诗载:“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开到酴糜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诗以女子的妆粉拟比,写春天梅花谢了,海棠又开,接着轮到酴糜花开放了,而酴糜开花,预示着春的结束,夏天也将到来了。晏几道的《点绛唇》:“花信来时,恨无人似花依旧。又成春瘦,折断门前柳。天与多情,不与长相守。分飞后,泪痕和酒,占了双罗袖。”小晏官场失意却是多情种子,写下如此缠绵伤心句,让我们更感花信的有情与坚贞。古人把每一个日子都诗意化与浪漫化了,真可谓诗意地栖居了。静心一想,日日鲜花相伴,时时花香氤氲,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想到这些,生活里的风风雨雨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花事有待,只可会意。对于天柱山花信风辽阔的美丽,文字难以描绘。我喜欢台湾女作家张晓风这样的感叹:对着排山倒海而来的桃红柳绿,对着蚀骨的花香,夺魂的阳光,生命的豪奢绝艳怎能不令我们张皇失措,当此之际,真是不做什么既要懊悔——做了什么也要懊悔。春色之叫人气恼跺脚,就是气在我们无招以对啊!

眼前,天柱山上下,梅花、山茶开始绽放,让我们一同去期待那“十万青条寒挂雨,三千粉面笑临风”的花美之艳丽吧!(储北平)

安徽网安庆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梅花,节气,天柱山,花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