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新闻网讯 减少社会事务进校园情况、严控文件和会议数量、拒绝各种“打卡”“投票”、规范各类报表填写……为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迎江区积极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基层减负相关政策要求,创新举措,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做法,助力广大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
今年3月,随着《中小学社会事务进校园白名单》公布,迎江区教体局对道德法治教育、国防教育、民族团结、安全教育、科学教育、卫生健康教育等六大事项“进校园”进行了详细规定,明确学校可通过宣传宣讲、电影展映、社会实践等形式,在儿童节、安全教育日等特定时间节点开展活动,未列入白名单的事项一律不得进校园。
此外,迎江区中小学还开展有益于教师身心健康发展的关心、关爱和关怀行动。“虽然只有一节课的时间,但身心都得到了放松。”在华中路第一小学开展的庆“三八”活动中,女教师史一平开心地说。当天下午,在悠扬的古筝声中,史一平和20名没有教学任务的女教师一起体验了插花、剪纸、拓印等趣味项目,感受到别样的节日快乐。
如今,像华中路第一小学这样开展针对教师身心健康的关爱活动,在迎江区校园已是常态。在今年春节假期后的返校日,龙狮中心学校邀请了该区心理健康教研员、国家二级心理健康咨询师杨华到校,为全体教师带来一场以减压游戏为主要形式的心理健康团辅活动,让老师们缓解开学焦虑,以良好状态迎接新学期。“除了团体辅导,有时还会举办心理沙龙、团建活动等活动。”杨华介绍说,为了给老师们提供一个释放工作压力和调解情绪的机会,20余名获得国家二级、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的教师志愿者,每学期都会到各校为老师们进行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辅导活动,让教师能以健康心态从事工作。
在助力教师身心健康的同时,迎江区中小学还积极推行不同形式的教师弹性上下班机制,灵活安排教职工工作休息时间,为“双减”背景下的老师们科学减负。在滨江实验学校,每个教师一个月可以调休两个半天;华中路第三小学则将教师课后服务时间折算成时间积分,存入服务时间储蓄卡中,让教师可以用储蓄的时间积分兑换调休假。
“只有教师身心健康,学校才能高质量发展、学生才能幸福成长;减少教学之外的工作任务,不仅是中小学教师的心声与诉求,也是我们一直关注和推进的重点事项。”迎江区教体局局长施爱国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区域统筹,建立健全减轻教师负担的长效机制,让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教书育人的主业上,为广大教师营造一个安心、静心、舒心从教的良好环境。
(全媒体记者 项珍 通讯员 方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