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只小天鹅栖息潜水河 良好生态为候鸟迁徙“加油”

安庆新闻网讯   3月2日,天柱山脚下的潜水河国家湿地公园首次迎来一群特殊的“客人”——数百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天鹅。它们遍体雪白,鸣声清脆,姿态悠然,与盈盈碧水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美妙的自然画卷。

天柱山脚下的潜水河首次迎来数百只小天鹅 宋若伍 摄

小天鹅是候鸟,繁殖于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的极北部,每年3、4月间从南方迁徙到北方繁殖,9月中旬又从北方迁回南方越冬。据观测,这群小天鹅是从鄱阳湖启程北迁,长途飞行后,在潜山市潜水河国家湿地公园停歇、觅食,为北归之旅积蓄能量。这群“极地信使”前来休憩,标志着潜水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为候鸟迁徙提供了新“驿站”。

潜水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潜山市南部,主体部分为潜水河干流河道,属长江二级支流,总面积1450.06公顷。过去因过度开发,导致淤泥沉积、杂草丛生。2016年,潜水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启动建设。潜山市以林长制改革为抓手,设立市、乡、村三级林长负责组织、协调潜水河湿地公园内的湿地、森林资源和绿化区域各项工作,多管齐下推进湿地公园的保护管理和发展。

潜山市设置潜水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制定湿地公园管理办法,完善湿地公园监测、宣教、内部管理等相关制度。在湿地公园范围6个乡镇林业站,设立湿地公园监测站,配置监测设备,为湿地公园管理中心及时掌握湿地公园变化动态、人员活动、野生动物分布、水文水质变化等情况,提供可靠保障。同时,常态化组织志愿者开展鸟类保护行动。湿地公园还选聘32名生态护林员参与保护与巡护工作。

经过科学保护修复,潜水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面貌焕然一新,公园内水质常年稳定在地表水质量Ⅱ类标准,野生动物种类、数量明显增加,实现了水清、岸绿、景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据调查统计,潜水河湿地公园内现有维管野生植物136科383属609种、脊椎动物33目72科204种,其中有褐翅鸦鹃、黑鸢、红隼、雀鹰等14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通讯员 潘艺 王学胜)

安徽网安庆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公园,湿地,潜山,潜水,小天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