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日报讯 1月18日,天柱山下天朗气清,皖水之滨水清岸绿。
一山连两廊,两水镶一城。翻开潜山地图,两条大河清晰可见:皖水、潜水。潜水潜山段是省级水利风景区。但是皖水潜山段,因年久失修,河道淤塞、涉河违建、污水排放等问题突出,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破坏严重。近年来,潜山先后投入10亿元,以打造安全皖水、生态皖水、美丽皖水为目标,全面开展皖水综合治理。
修建高标准混凝土沥青防汛道路32公里,建成车轴寺二桥、梅河口大桥;对皖水干支流57公里堤防进行全面加固,对阻水河段进行清淤疏浚;依法搬迁拆除河道内预制厂、养殖厂等违规企业76家;拆除违建房屋40余户1万平方米;全面关停违法采砂场,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全面监督生态流量下泄;沿河各乡镇均建立污水处理厂,禁止污水向皖水直排;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统一收集管理皖水岸线垃圾和水面漂浮物;完成皖水余井大桥、兜率寺大桥、车轴寺大桥等重要节点岸线整治和环境提升工程;统筹农业灌溉、城市生态、水景观等需求,建成大型拦河堰5座,新增蓄水量600余万立方米……通过一系列治理,皖水潜山城区段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其他堤段达到20年一遇,防洪隐患基本消除;极大改善了皖水水质,国控断面水质常年保持在二类水质以上,一类水质时间更是长达5个月;打造了靓丽阶梯式水景观,实现了引水入城,补充了潜山城区内河水源,极大改善了城区水环境。
在开展综合治理的同时,潜山市还注重水旅结合。以皖水为轴,依托天柱山,打造“皖水河天柱康养后花园”,发展文旅康养产业;在皖水龙潭乡段打造全域幸福河湖试点,在皖水湖田段和余井大桥段建成2处河长制文化公园,在皖水杜埠大桥段建成水土保持科普园,在乌石堰处建设水文化长廊。
综合治理让潜山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全省交流,皖水上段和红旗水库获评省级幸福河湖,潜山成功入选全省第二批河湖长制“能效”提级县名单。
截至2024年底,皖水潜山城区周边河流景观带达2万余亩,串联起了上游天柱山、中游古皖城、下游薛家岗古文明遗址等,形成了一条古皖文化新纽带、旅游新线路。(全媒体记者 沈永亮 通讯员 韩志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