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日报讯 近日,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安庆市精神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计划》),推动全域全面全体文明。
根据《计划》,安庆市将实施培根铸魂教育行动、文明城市提质行动、城乡融合发展行动、公共文化惠民行动、道德典型引领行动、文明实践拓展行动、文明风尚传播行动、网络文明提升行动、行业优质服务行动、时代新人培育行动等十大行动。从加强理论学习宣讲、促进城市更新、治理城乡环境、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弘扬文明新风等30个方面发力,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实现城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更为协调,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计划》更加突出创建为民,提出“一年一版制定实施‘文明创建成效提升十大专项行动’”“持续打造‘宜城美’城市客厅示范区域”“打造‘城市管理·暖在宜城’品牌”,通过实施一批地域文化、城市文化等文化标识工程项目,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广场舞、全民阅读、群众歌咏比赛等群众性文化活动等,顺应群众对城市品质提升的期待。更加突出城乡共建,通过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沿线沿边环境治理,开展优秀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评选推广活动等,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振兴乡村文化,实现农村现代化夯实基础。
经过三年努力,让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为广泛传播,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和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新增数量居全省前列,文明健康绿色环保风尚浸润宜城。
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更好巩固提升,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中心5个、示范所20个、示范站50个,形成文明实践一县一品牌、一村一特色。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更高质量发展,创建更具品质的文明城市,安庆、桐城蝉联全国文明城市,新增全国文明城市(县级)2个以上;创建更显魅力的文明村镇,县级以上文明村、文明乡镇占比分别达70%、90%以上,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亲敬老、勤俭节约等文明乡风更加浓厚;创建更为和谐的文明家庭,新增省级及以上文明家庭10户以上;创建更有活力的文明校园,新增省级及以上文明校园40所以上;创建更优服务的文明单位,行业系统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深入推进,非公组织和城乡基层创建工作形成特色,新增省级及以上文明单位15个以上。
到2035年,城乡居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极大提升,县级以上文明村镇全覆盖,县级全国文明城市全覆盖,形成沿江、沿边、沿线若干文明示范带,实现全域文明。 (全媒体记者 雷琳琳 通讯员 周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