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宜秀区大桥街道完善长效脱贫机制打好就业"组合拳"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因地制宜精准推进就业扶贫,多措并举促进贫困群众增收。安庆市宜秀区大桥街道办事处通过分析地理环境、发展方向、致贫原因、贫困人口信息等因素后,确定将就业扶贫作为脱贫增收的主要举措。通过介绍就业、支持创业、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方式满足不同类型的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就业,多措并举不断加大就业扶贫力度,贫困人口就业率从2014年的35%上升到2020年的92%,就业扶贫成效显著。

介绍就业,实现稳定增收

安庆宜秀区大桥街道积极对接宜秀区各类企业、工厂等。通过干部送岗上门,牵线搭桥助贫困户“家门口”就业、定期举办贫困户专场招聘会,提供岗位信息优先录用贫困劳动力,保障有需求的都能如愿就业、有意向的都能满意上岗,帮扶责任人定期走访了解工作情况,及时解决贫困人口失业下岗问题。

宜秀区大桥街道吴祥社区建档立卡贫困户潘镜丽,由于是聋哑残疾人,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帮扶责任人经过与潘镜丽的纸上交流,了解她的工作需求后,帮扶人立即为潘镜丽寻找合适的工作岗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今年9月初,顺利帮助潘镜丽介绍到家附近的安徽省小龙人食品公司进行务工,月收入2800元左右。

开发岗位,用辛勤成就明天

宜秀区大桥街道结合森林防火、秸秆禁烧、道路保洁、物业管理、文明创建等工作开发了一系列公益性岗位优先提供给贫困户,特别是解决了一些老弱病残孤类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这类主要针对于需要照顾家庭、年纪超过60岁或因身体健康等原因无法外出的就业人群,因个人情况帮助他们找到适合的公益性岗位,确保这类难就业人群都能找到力所能及的工作,给家庭带来一份保障性收入。例如需要照顾家庭的人员可以参加村内道路保洁和森林防火等工作、60以上身体健康的老人参加村里的秸秆禁烧巡查等工作;

“每个月都有固定收入,像城里人上班一样,还不耽误家里的事情。”汪孟树高兴地说,“这都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给我安排了公益岗位,实现家门口就业。”

汪孟树,今年69岁,是宜秀区大桥街道九塘村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政府的帮助下,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2017年已顺利脱贫。目前九塘村又专门为他安排了公益性岗位,通过从事秸秆焚烧宣传员岗位,他每月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

贷款创业,用双手赢得光明

帮助有创业意愿的贫困户谋划创业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组织参加技能培训,给予技术指导,帮助创业。尤其是对于一些盲人、重度肢体残疾等难就业的弱势群体,针对个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项目进行培训,例如:组织盲人参加按摩推拿学习、腿部残疾的参加网络销售培训等,后成功帮助一些盲人贫困户开起了盲人按摩店、残疾贫困户开起了网店、线下门店超市等等,保障了这类弱势群体也能够通过自身努力实现稳定增收。

盲人、聋哑人、肢体残疾等,身体上的缺陷导致这些残疾群体难以像正常人一样挣钱养家,这类贫困群体也正是我们关心、帮助的重点,如何使他们自力更生,有稳定收入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大桥街道太平村贫困户方友庆是一位盲人,外出工作屡屡受阻。为了帮助他实现长期稳定增收,所在村居和帮扶责任人帮助他参加盲人推拿技术学习,等技术学成时,帮助他申请了5万元小额贷款用于经营盲人按摩店,方友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小店,起早贪黑诚信经营,用自己的技术与诚信使得按摩店生意越来越红火,最近一次去他家,他笑着说:“2020年,我也脱贫致富奔小康了,现在年收入达到六万元之多……”;

据了解,今年以来,宜秀区紧紧围绕稳就业这条主线,重点抓好落实贫困户就业工作难题,通过举办专场招聘会、开发公益性岗位、产业扶贫带动贫困户就业等措施,让更多的贫困户就近就业、稳定脱贫。

杭文媛  方华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蒋六乔

责任编辑:贺烈安徽网安庆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就业,岗位,盲人,宜秀区,贫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