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清风飒爽。在这个象征收获的季节里,公司首届内训师技能竞赛圆满闭幕,蚌埠卷烟厂喜获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优秀奖2名。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优异成绩取得离不开企业的精心培养和参赛选手的辛勤付出。用努力镌刻备考印迹,以自信展示授课风采,蚌烟选手用实际行动抒发了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思想上高度重视
内训师作为行业、公司和企业内部宝贵的人才资源,肩负着引导员工不断学习、进步的责任使命,具体而言,就是要帮助员工充实业务知识、提高技能本领、强化思想教育。可以说,企业未来的人才培养,需要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内训师队伍。内训师资源,既要培养好,更要使用好。
从企业层面看,蚌埠卷烟厂高度重视此次竞赛活动。通知发布后,人力资源科便着手策划一系列“动作”,科长丁昊生提出备考目标和要求,并嘱咐做好培训辅导、选拔比赛、模拟提升等重要工作。登台讲授阶段,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评委,从不同角度为选手提出了优化改进意见。组织上的高度重视,是此次成绩取得的重要支撑。特别是备考环节,人力资源科副科长崔玲玲亲力亲为,全程指导保障,让选手们感受到像“家长”一般的严苛与关心。
从选手层面看,参赛者们将这次竞赛视作提升锻炼的大好机会。制定总体计划、分解具体任务,在有限的时间有效提升了学习的系统性。不仅如此,大家手拉手、肩并肩,从复习备考到实战模拟,选手们互相帮助、相互砥砺,践行大局意识,共绘蚌烟特色“同心圆”。
二等奖获得者王莹就是那个名副其实的“王老师”,拥有教师资格证的她,利用业余时间,为其他选手提供了丰富的登台、控场经验,黄山新材公司张凤跃主动整理简单题、错题,节约了大家宝贵的复习时间。正是因为“拧成一股绳”的干劲,选手们珍视友谊、比学赶超的氛围更加和谐。
行动上强化落实
人们常说制定目标并不难,难的是如何一步一个脚印,从行动上兑现既定目标。
备赛阶段,依据三个竞赛模块,选手们分别抓好每个环节的练兵提升。
理论知识方面,大家充分发挥学习能动性,按照“不死记硬背”原则,认真通读《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教材,反复归纳总结每个章节的重要知识点,从根本上理解书中蕴含的逻辑依据。同时,加强记忆,把重、难点内容用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强化吸收。
课程设计方面,选手们利用好培训老师资源,从一次次的学习中吸收老师的价值观点,明白了教学策略和方法在不同类型课程中的作用和价值。并从课程必备的几大要素出发,提高课程设计内容的正确性、针对性和逻辑性。
现场授课方面,从选题策划、PPT制作、美化雕琢,再到讲稿撰写、反复演练等等,选手们深知,抵达成功的彼岸,“一个都不能少”。现场授课表现,会直接影响到学员的理解吸收,正是秉承这样的思想态度,大家在现场演练克服内心的忐忑和紧张,尽最大努力使讲解更加清晰、高效、生动、有趣。
提升上总结复盘
能力的养成,是需要从实践到总结,再到标准化的过程,人们很多时候不缺乏实践,但缺少总结和标准化的复盘环节,因此一到需要开发和沉淀的时候,便会乱了阵脚。
想要获得进步,就必须做到在一次次的学习、一次次的练习和一次次复习中超越自我,哪怕只是一个小知识点的消化吸收。
选手们通过每一次的总结复盘,聚焦重难点、找到改进点、发现提升点,达成理论的深悟、实践的锻炼和经验的积累,不断提高自我专业素养和授课能力。
此次竞赛收获颇丰。大家不仅汲取了宝贵的参赛经验,更学到了如何高效引导和启发学员,使学员能够在短时间内消化吸收。不仅如此,心中还树立起这样一个观念,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内训师,责任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使学员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实现更好的发展和成长。
竞赛不是终点,培训任重道远。以赛促学、立足岗位,广大内训师充分认识到肩上的职业价值和责任使命。展望未来,蚌埠卷烟厂将持之以恒地培育好、使用好内训师队伍,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助力企业教育培训工作高质量开展。(袁麒凯/文 权浩 刘茜茜/图)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