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善问潜心专,赛场铿锵摘桂冠

近日,“黄山杯”第二届烟机设备修理职业技能竞赛落下帷幕,综合排名名单上“吴群”二字赫然位居榜首。一名女性职工摘夺烟机设备修理技能竞赛桂冠,是蚌埠卷烟厂历史上的第一次、公司开赛以来的第一次,也是行业内唯一一位参加切丝机项目并夺冠的女性职工。

戎马抖擞,同舟共济            

“这一切都要感谢公司、企业对于青年技术人才不遗余力地培养,我是赶上了好时候。”吴群说。今年,公司工作报告中明确要以更大力度推进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工作室、深化校企合作、岗位练兵等多举措,持续加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力度。蚌埠卷烟厂紧跟公司工作会议要求,将“以人为本,培训赋能,推动队伍建设增添新活力”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并进一步细化任务分解表,归纳抓好培训赋能、构建竞争机制、倡导快乐攀登等5项重点任务、19条具体举措。

“厂里近年来坚持在赛马中相马,实行重点、难点工作揭榜挂帅,给予了我前行中的莫大动力。”吴群说,“在厂部大力开展技能竞赛比赛活动,提供公平、公正的成长机会,以实绩论英雄的导向下,车间的青年人才队伍都卯足了劲儿你追我赶,特别是还加强了青年员工的成长管理,建立了成长档案,适时开展考核评价,让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了‘坐标系’能够更直观的横向比对,车间里优秀的兄弟姐妹们太多,我也只是攀登大军中的一员罢了。”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            

创新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底色,蚌埠卷烟厂工会在年初牵头开展了创新工作室联盟系列工作,以各工作室为主体,发布年度任务清单、实行定期例会制度。建立了以导师带徒、网上学习、线下培训、技能竞赛、岗位练兵为抓手的“五位一体”创新工作室联盟人才培养机制,开展“小、实、活、新”的群众性创新工作。

吴群所在的制丝车间劳模创新工作室正是其中之一。制丝车间劳模创新工作室注重员工的创新思维训练,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和讲座,帮助员工掌握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劳模们充分发挥自身的管理和技术优势,带领职工群众多领域开展创新课题,攻坚克难,推进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仅在2023年一年里,吴群在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帮助和自己的刻苦专研下发表了《EVO型切丝机铜排链在线清扫装置设计与应用》《KLD-2型薄板烘丝机热风温度稳定性研究》《提高EVO切丝机控制稳定性研究》三篇国家级论文,已公开未授权发明专利2项,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6项。

能文善武,上下同欲            

竞赛不仅仅比的是技术,更重要的是心态以及对于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赛前,吴群担心自己缺乏比赛经验,难以调整到最佳竞赛状态,分会主席寇霄腾了解情况后,一方面对吴群进行了心理疏导,并请车间内有经验的参赛选手分享了相关比赛经验,另一方面,工会组织开展了一次技能竞赛模拟赛,并邀请厂部领导观摩指导,旨在模拟比赛现场,营造比赛氛围,锻炼比赛心态,让参赛选手提前熟悉比赛流程,适应比赛节奏,适当调整后能以百分百的精神状态迎接正式比赛。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技能竞赛之前,吴群在今年“黄山杯职工运动会”中也一人摘得三项一等奖。“良好的体能也是我能坚持下来的重要因素之一”吴群说。竞赛过程中的故障排除项目和安装调整项目,需要的不仅是深刻的领悟、娴熟的技术,过硬的体能对于女性职工而言也是一项重要考核指标。“这也得益于工会组织多项文体活动的帮助,我们总说文体活动可以丰富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强化职工的干事创业活力,此次我感触颇深。在羽毛球协会的积极安排下,我每周都保持至少两场的高强度羽毛球对战。在这个过程中体能的提升我觉得反而成为了次要,我对于事情专注度的提升才是我收获最大的宝藏。而这种专注度对于我的帮助在这次黄山杯竞赛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家只是看到了我发光的一面,而我的身后有大拿们倾囊相授的无私、有团队里毫无保留地倾注、更有蚌烟无时无刻的关怀。我要感谢的人很多,他们为我骄傲,我更为他们自豪。”吴群说。(许巍)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