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卷烟厂乡村振兴帮扶对象——洪山村乡村振兴发展纪实

洪山村,顾名思义,是一座山水共一色的自然村落。按照蚌埠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从2021年起,五河县朱顶镇洪山村被确定为蚌埠卷烟厂乡村振兴帮扶对象。驻村工作队面对洪山村经济作物增收能力不足、产业助力后劲不足和工作开展人手不足等困难,驻村干部与村两委转变思路,就地取材,带领洪山村走出了一条逆势而上的绿色发展道路。

靠山不吃山,绿色求发展            

对于经济基础较为薄弱、自然资源相对贫乏、本就缺少劳动力的洪山村来说,完全依赖各家各户的自主耕作很难带动全村实现经济收入的稳定增长。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布局洪山村集体经济发展,把新能源建设作为长期发展规划,其中五河县政府引进的饮马湖风力发电项目就是其中之一。

走出村委会,抬头就能看到风力发电机远远地屹立在山坡顶端,泰然自若地画着自己的轨迹,仿佛正在风中打着太极,举重若轻的运转中蕴含着无穷的能量。回想起当时的建设情景,洪山村支部书记朱永江仍然显得有些激动,“风力发电机的扇页放在路上可真是个大家伙!普通吊车根本使不上劲。当时尝试了好多方案,好不容易才把它运到山顶。”他手舞足蹈的比划着,脸上难掩兴奋和骄傲。

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更是一条利在当代又着眼长远、保护和利用现有资源、挖掘带动周边的共享发展之路。

五河县伟田塑胶制品有限公司原是一家位于深圳的硅胶制品生产企业,业主陈杰就是从朱顶镇走出去的“打工人”。由于疫情和当地政策的影响,陈杰的企业面临着成本上升和产业转移的双重压力。

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得知消息后,主动向朱顶镇提出招商引资的合作意愿,并主动与陈杰取得联系,邀请陈杰“回家看看”。村集体一方面主动提供厂房,在厂房租赁费用方面提供优惠;另一方面号召本村和邻村剩余劳动力充实用工市场,最终促成了企业的迁址落户。

这个项目不但为村集体带来了每年销售额5%的租金收入,带动了本村和邻村数十户闲置劳动力就业,还为企业节约了用工成本,起到了很好的带动效应和示范效应,可谓“一举三得”。

争创“洪山文化”,基层工作显活力            

“统分结合工作法”压实工作责任。在帮扶洪山村乡村振兴工作方面,蚌埠卷烟厂党委在走村入户调研、与村两委座谈的基础上,制定了结合村情民情的“统分结合工作法”:下去一把抓,回来再分家,即坚持通过“网格”带面、“个人”牵线方式,在建立村民档案、疫情走访排查、返贫动态检测等方面纵向制定实施方案,做到责任到人;对收集回来的材料进行横向分配,村支委和网格员各司其职,做到“分片管理,分类统计,工作留痕、逆向可溯”。            

年轻化组织建设打造“洪山名片”。增强自身组织建设是乡村振兴保持长久活力的基础和根本。蚌埠卷烟厂党委对驻村工作赋予“一岗双责”新内涵,一方面要俯下身子,克服困难;另一方面要带好队伍,紧紧依靠群众,不断充实强化组织建设。            

驻村工作队将培养年轻干部作为重点工作,把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作为考察重点。一批90后新人逐渐脱引而出。新当选的村委会副主任刘飞翔,从振兴专干成长为村党支部纪检委员的黄凯艳,即将上岗的村党支部组织委员、应届毕业生赵小勉等一批年轻人走入了考察者的视线,成长为洪山村发展的主力军。驻村干部翁在杰说:“别看他们年纪不大,但责任心强,愿担当、敢作为,是我们打得出的响当当的‘洪山名片’。”

乡村振兴聚焦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使洪山村“耕者有其田、发展有其源”。“助力洪山村,争做新农人”已成为蚌埠卷烟厂党委与洪山村百姓的共同夙愿,也将为洪山村经济成长壮大开辟更加美好的明天。(通讯员 包围)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