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涵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籍作为人类进步的阶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交谈!”我们在阅读中成长,在书籍中体会不一样的人生哲学。为此,省、市分行举办了“皖美阅读”全员读书活动,鼓励员工购书、读书,激发员工的阅读兴致,全行掀起一波阅读浪潮。我便也趁着这样的机遇,重拾起阅读的好习惯,读了不少名著名篇。最近,我拜读了作家九边的作品《向上生长》,书中传递出的正能量激励着我,也引起我内心深处的共鸣,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以下几点。
人为什么要学习?作者在书的开篇通过一个自然界最普通的定律,简明的回答了这个问题,书中提到所有的系统都有一种自毁趋势,这个趋势叫做“熵增”,为了维持系统的正常运转对抗“熵增”,需要从外界不断输入能量,而这些能量被称作“负熵流”。同样的道理,人如果不保持学习的状态,就会退步直至被社会淘汰,可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回望自己,毕业以后工作至今,已有五年时光。还记得第一天踏上工作岗位时,既紧张又兴奋,因为我知道自己将开启一段全新的篇章,一切从零开始。从零是一件好事情,那意味着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而这些东西会化为能量帮助你成长。从银行的规章制度到业务操作,从金融知识到办公器材的使用,从仪态举止到语言沟通技巧。方方面面的学习,让我从最初工作时的手足无措到后来游刃有余。
我们又该如何学习?书中提到知识信息的获取包含两种:一种是来源于书本。书籍作为传递信息的重要媒介已伴随人类文明几千年。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而这种学习途径最常见于我们的学生时代,从不同的书籍获取不同的知识,作者在书中提出,书本上的知识不会立竿见影,而是需要大规模地积累,从而出现“涌现效应”,就像水滴石穿一样,在到达一个临界点以后,知识才真正地从无用变为有用。另一种知识则来自实践。实践知识是书中没有或者很难学到的,通常用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且效果显著。如果说书本中学习到的知识就像一股无形的力推动你前行,那么实践中学习到的知识就是一只看到见的手将你拉出困境。
正确认识自己。“我这辈子最豁然开朗的时刻,就是意识到自己是个普通人。”这是全书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人人都不愿承认自身的平凡,但世间天才何其少之。接受平凡,却不甘于平凡,在客观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多做些提升自己的事情,保持“成长型思维模式”。银行作为金融服务行业,总会面对形形色色的人,不善与人交流的我,刚开始接触客户时忐忑不安,有时甚至紧张到语塞。“三人行必有我师”,为了战胜困难,我开始向身边同事虚心请教,学习他们的沟通方式和营销技巧,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为了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心理素质,我也开始积极主动的参加行内组织的各项比赛,从市行的合规演讲,到省行的朗诵比赛,我一遍遍演练,直到站在台上不再紧张。在以后的工作中,当我独自面对眼前的客户时,就能够从容的交流表述了。
作为新时代互联网作家的九边,他在书中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向我们传递的一些世界观和方法论,却非常实用。作为一名工行人,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吸收新知识,才能跟紧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节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