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月
田园的画卷里,深深浅浅的绿色交织成一片。那汗水洒满的土地,仿佛是一位沧桑的老者,每一道皱纹都刻满了辛勤的足迹。这里,世代相传的农耕文明如同一首古老的诗,流转着岁月的歌。
耕牛,是那首诗的忠实读者,也是那首歌的忠实听众。它默默无言,低头耕耘,但那双深邃的眼睛,却诉说着无尽的故事。它是土地的守望者,也是农民的朋友,与父亲一同走过风风雨雨,共同守护着这片土地。
记忆中,父亲总是扬鞭在风中,那呼啸的风声,仿佛是他对土地的敬意和感激。他驱使着耕牛,在田野间留下一道道深深的痕迹。那痕迹,不仅仅是犁过的土地,更是父亲与耕牛共同书写的勤劳与坚韧。
每当夜幕降临,父亲总会坐在田埂上,轻轻抚摸着耕牛的头,眼中满是温柔与感激。他会讲述着过往的故事,那些关于土地、关于收获、关于生活的点点滴滴。耕牛似乎能听懂他的话,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抬头望向远方。
梦中的田园景象,总是如此深情而真挚。父亲与耕牛的身影,在晨曦中若隐若现,在夕阳下缓缓拉长。那是一种无法言说的美,一种深入骨髓的温暖。
然而,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如今,父亲已远去,耕牛也消失在田野间。那片曾经充满生机的土地,也变得荒芜而寂寞。但那份对土地的眷恋,对农耕文明的敬意,却依旧深埋在心间。
每当风吹过那片田野,青草摇曳着思念。我站在那里,仿佛能感受到父亲与耕牛的气息,仿佛能听到他们那熟悉而亲切的声音。心中满是惆怅与怀念,但更多的是对那份纯真与美好的重新审视与珍惜。
父亲与耕牛,那段抹不去的田园回忆。它不仅仅是一段记忆,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对土地、对生活、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
注:笔名农月,本名农节娥,安庆怀宁人,怀宁诗词协会会员,安徽诗词协会会员,安徽诗歌研究会会员,安庆作家协会会员,爱好音乐、戏曲,古诗词,摄影等。二百余篇文章在多个微信公众号平台,及报刊发表。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心中有爱,眼中有光,感恩所有美好的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