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道光:张蔚云的职业、艺术与公益之路

□李声波

在安庆这座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老城池之中,张蔚云如一颗璀璨星辰,在多个领域绽放出独特而迷人的光芒。她的人生道路交织着奋斗中的汗水、奉献中的赤诚与探索中的无畏勇气,展现出令人敬佩的非凡精神。从住建系统的民生守护者,到传统水墨的现代诠释者,再到温暖社会的文化传承者,张蔚云在不同领域书写着同样精彩的篇章。

专业深耕:住建领域的民生守护者

1972年8月,张蔚云出生于安庆一个中医世家。自幼浸润在传统文化氛围中,中医世家的严谨家风与人文底蕴,为她埋下了务实担当的种子。作为中共党员,她始终坚守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在长达 30 余年的住建系统职业生涯中,用专业与热忱诠释着民生守护者的责任。

1991年参加工作后,张蔚云从安庆市房地产市场处测绘队起步,历经评估所、综合业务科、信息科、办公室等多个岗位。每一次岗位变动,都是一次对住建业务的深度探索:在测绘队,她走遍城区街巷,用脚步丈量城市肌理;在评估所,她钻研政策法规,为房产市场规范化建设奠定基础;在综合业务科,她牵头建立数据管理平台,推动住建信息数字化转型。这些经历让她成为住建领域的 “多面手”,更培养了她 “把民生工程落到实处” 的工作信条。

担任办公室主任期间,张蔚云展现出卓越的统筹协调能力。她建立 “提前量工作法”,要求办公室事务超前谋划,从文件流转到会议组织,从舆情处理到后勤保障,每个环节都制定标准化流程。在她的推动下,办公室服务实现 “三个转变”: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判,从碎片化处理到系统化管理,从经验驱动到制度保障。同事们评价她:“任何复杂事务到了张主任手里,都能理清脉络、高效推进。”

凭借研究生学历所积累的扎实专业知识,再加上自身坚持不懈的拼搏努力,张蔚云在安庆市住建局市场处综合科科长的岗位上大放异彩。2011年,张蔚云因在党委系统督查工作中的突出表现,荣获 “全市党委系统督查工作先进个人”。此后在 2017-2019 年及 2021 年工作考核中多次获评优秀,成为系统内公认的 “标杆型干部”。2019 年,她因在妇女儿童权益保护领域的贡献,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 称号。她关心关注维护妇女儿童的权益,运用所学心理学知识帮助了2000多人次,解决儿童成长、婚姻情感、亲子关系等问题。她的无私奉献和专业能力,不仅挽救了多个家庭,也为妇女儿童的权益保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张蔚云主动结对帮扶贫困群众。她定期走访农户,针对不同家庭情况制定帮扶方案:为有劳动能力的村民提供就业信息,为患病家庭协调医疗资源,为辍学儿童争取教育资助。她的真心付出换来群众的认可,一面写着 “帮扶结对动真情,扶贫济困暖人心” 的锦旗,成为她践行初心的生动注脚。

艺术求索:传统水墨的现代诠释者

工作中的严谨与艺术中的灵动,在张蔚云身上实现了奇妙交融。张蔚云的艺术之路,始于童年时中医世家的特殊熏陶。父亲要求她学习武术与书法,最初的抵触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转化为领悟:武术训练培养的节奏感与爆发力,让她对画面动态布局有了独特感知;书法研习沉淀的线条审美,使她深谙笔墨浓淡干湿的变化之道。这些童年积累的 “童子功”,为她日后的国画创作埋下重要伏笔。

42岁那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张蔚云在画展中被一幅写意花鸟画打动,尘封已久的艺术渴望被重新点燃。她毅然拜师学艺,从基础技法开始系统学习。在写意画领域,她尤其注重 “骨法用笔”,通过中侧锋的灵活转换,让线条兼具柔韧性与力量感。代表作《荷风送香》中,荷花枝干以苍劲的侧锋入笔,顿挫间展现出坚韧;荷叶则用淡墨皴擦,墨色浓淡变化间透出舒展的动态感。观其写意花鸟,寥寥数笔便能捕捉物象神韵,鸟儿羽翼的蓬松质感、花瓣微颤的生动姿态,皆在笔墨游走中自然流露。

在写意画中锤炼的笔墨功底,为她转向工笔画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转向工笔画创作时,张蔚云展现出截然不同的细腻风格。她利用晚上时间用了近3个月创作的《和谐》,花瓣纹理以 0.1 毫米细笔勾勒,通过层层渲染实现逼真写实效果。叶片的脉络甚至花瓣上的细微绒毛都清晰可辨,尽显工笔 “尽其精微” 的艺术境界。

在艺术探索中,张蔚云善于从传统中汲取养分,更勇于尝试现代创新。她多次临摹顾恺之、张择端等古代名家作品,研究线条韵律与构图法则,同时关注当代艺术思潮,将现代审美理念融入创作。她的作品既有传统水墨的雅致韵味,又暗含现代构成的形式美感,形成 “古意今韵” 的独特风格。

近年来,张蔚云的书画作品在各级赛事中屡获佳绩:其作品《庄子像》于2023 年被香港庄子文化研究会收藏,《福寿图》同年被东华山万福碑林福文化文博馆纳入馆藏,《春诵仕女图》2024 年被安庆市美术馆永久收藏,《四季清风》2023年获亚洲女画家艺术联盟组委会收藏,《竹韵》2024年被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莫瑞斯学校作为文化交流藏品。这些荣誉与收藏,既是对她艺术功底的肯定,也见证了她从 “业余爱好者” 到 “专业创作者” 的蜕变。

公益践行:温暖社会的文化传承者

作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张蔚云将专业优势与公益实践深度结合,形成 “心理疏导 + 技能帮扶 + 文化赋能” 的特色公益模式。她深知,物质帮助固然重要,精神关怀与能力提升才能赋予弱势群体持续发展的力量。

工作之余,她经常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围绕压力管理、亲子教育等主题,用生活化的案例讲解心理学知识,累计服务2000余人次。针对有心理困扰的个体,她提供一对一咨询,通过倾听与引导,帮助他们解开情绪症结。一位曾受她帮助的居民说:“张老师的话像一盏灯,照亮了我当时看不见的出口。”

2020年疫情期间,张蔚云迅速加入抗疫心理援助团队,开通 24 小时心理热线。她针对一线医护人员设计 “压力释放三步法(深呼吸放松、肌肉渐进式放松、积极心理暗示)”,通过呼吸调节、正念冥想等技巧,帮助医护人员缓解焦虑;为隔离儿童开设线上绘画疗愈课程,通过艺术表达疏导情绪。这些 “云端服务” 成为特殊时期的温暖慰藉。

作为画家,张蔚云更擅长用艺术传递爱心。她多次将书画作品义卖所得捐赠用于公益项目,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为山区小学建立图书角,向孤寡老人、受灾群众捐赠物资。在为贫困山区儿童筹款的活动中,她义卖的工笔画承载的不仅是艺术价值,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在艺术传承领域,身为中国楹联学会、安徽省美术家协会等六个专业机构成员,张蔚云现任亚洲女画家艺术联合会理事、安庆市法制书画协会副会长等职。她积极组织青年画家培训、公益书画展等活动,毫无保留地分享创作经验。面对年轻艺术家,她常说:“传统是根,时代是土,只有深植传统、拥抱时代,作品才有生命力。” 她建议青年画家:一要深耕传统技法,至少临摹经典名作100幅,如宋元山水、明清花鸟;二要关注社会议题,尝试以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为主题创作;三要善用数字技术,探索 AI 辅助构图、线上展览等新形式。这些兼具专业性与前瞻性的建议,成为许多年轻人的艺术指南。

多元人生的启示:在跨界中绽放光彩

从住建系统的业务骨干,到书画界的后起之秀,再到公益领域的活跃推动者,张蔚云的多元身份背后,是对 “深耕” 与 “突破” 的双重诠释。她在职业中积累的严谨态度,成为艺术创作中精益求精的动力;艺术培养的审美能力,让她在公益服务中更善于发现需求、创新形式;而公益实践的人文关怀,又反哺她对职业与艺术的理解 —— 无论是住建工作、艺术创作还是公益事业,本质都是对 “人” 的关注与服务。

2025 年3月,张蔚云荣获 “安徽省三八红旗手” 称号,这是对她多年来在多个领域贡献的又一次肯定。面对荣誉,她始终保持谦逊:“我只是在不同岗位上做了该做的事,每个领域都有值得深耕的地方,而所有努力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让身边的人过得更好。”

展望未来,张蔚云在书画创作上计划探索更多元的题材与技法,尤其关注安庆本土文化的挖掘,希望通过画笔展现江淮大地的历史韵味与时代风貌;在公益领域,她正筹备建立 “蔚云艺术公益基金”,计划每年举办公益画展、资助寒门艺术学子,让艺术之光照亮更多角落。

张蔚云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的可能性从不被单一领域限制。当职业担当、艺术追求与公益精神相互滋养,当传统根基与现代视野交织融合,每个人都能在属于自己的天空下,绽放出独特的璀璨光芒。她用行动证明:只要心怀热爱、勇于探索,平凡的岗位也能成就非凡的人生,而这种多元发展的生命力,正是新时代最动人的精神图景。

安徽网安庆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公益,艺术,领域,传统,张蔚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