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这戏,这人,这故乡

近日,第十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在安庆举办,堂姐特地从故乡桐城市龙腾街道新桥村来到宜城,邀我一同观看黄梅戏《女驸马》。或许入戏太深,才中场我和堂姐已泪眼涟涟。

我堂姐模样俊俏、心灵手巧、允唱允演,天生的戏角。她参加集体生产之余,晚上挑灯替老年妇女织头发网髻。每个网髻要一个小时织成,工钱五分。工钱刚到手,堂姐就到原县黄梅剧团看戏,回来就模仿演唱给乡亲们看。一些慈眉善目的大伯大妈,总爱拉着她手,喊她扮角时名字,弄得还待字“闺”中的堂姐,脸红耳热羞答答的。

我自幼跟随堂姐学戏,京剧、越剧、豫剧都能唱上几段,但最擅长的还是黄梅戏。11岁那年,学校推荐我参加安庆黄梅戏学校招生,不知是表演还是唱腔何方差一点,没能成为一名专业黄梅戏演员,这成为我终生遗憾。

如今科技发达,人们生活富裕,可以通过电视、电脑和手机视频。又有“政府购买,百姓享受”的送戏下乡文化惠民工程。不需要花钱购戏票到剧团里看戏了。

边看戏边与堂姐唠嗑。堂姐说村里开农家乐的,发展养殖业的,开发绿色特产的……简直就像雨后春笋。村容村貌整齐划一,文化广场娱乐设施齐全,农家书屋人来人往,绿化到门前,路灯夜夜亮。广袤的田野实现了“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生产格局;整修的油房大塥、清淤的青桥河,新建的便民服务中心……放眼新桥村,犹如文都东方的一颗明珠。堂姐说国家民生投入除了这些,还有医疗、卫生、交通等方面的变化。

“原来医疗条件落后,拉个肚子或者小感冒也得去镇卫生院,现在直接到村卫生室看医生了。如果不幸生了大病,也可以及时地去医疗条件好的大医院医治。大病医疗保险,国家给报销,少了后顾之忧。”堂姐脸上绽放着喜悦的笑容。

“村上实行‘三大革命’, 不但水清了、路宽了、岸绿了,而且景色更美了。猪有圈禽有舍,村前宅后的水面无漂浮物,地上没垃圾。家家用上自来水与抽水马桶。村上的春天花开成海,桃花杏花妙曼,香气撩人;清澈如镜的青桥河,倒映着河柳美丽倩影。”堂姐说,“党和政府对农民的关怀真是没话说了,先是免去自古种田人必须缴的‘皇粮’,然后又发给种粮补贴。今日农村又实行‘三变’,农民可以用田地入股,年终分红!还有像我这样60岁以上的老人,政府每月还发给155元养老金!”

“公交通到家门口,半小时一班,一支烟功夫就能进城。 ”说起交通便捷带来的变化,堂姐更是涛涛不绝。新桥村通过申请国家四好农村路修建项目,已经实现了组组通公路。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个地方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风貌。新中国成立75周年,我的故乡新桥村的变化仅是中国巨变的一个缩影。愿我的家乡年年都有新变化,越来越富足。( 孙传银)

安徽网安庆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艺术节,黄梅戏,安庆,堂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