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淑芳:外婆的村庄 ——读《村庄令》

年前在网上购了一本魏振强的《村庄令》 。今年春节回老家过年,在我的村庄里读了《村庄令》。         

作者以回望的视角,回望自己的童年、少年生活过的村庄。 每一篇读来都如流水一样平静,却又那么悸动人心,也许,最朴实的最易让人感动, 最感动的却易让人伤怀。 作者用平淡质朴的语言、真挚白话的文字叙述了他和外婆及外婆村庄里的生活日常。 平常寡淡的日子才是生活本身,日子是朴素且沉重的,任何语言的修饰都是多余。 正如作者后记里说道:“在回忆、书写的过程中,向一座村庄致敬、感恩。 我一再告诉自己: 不虚构、不夸张、不矫情,这样才可能保持对一座朴素、朴实村庄的起码尊重”。            

《夕阳下的山岗》中的“我”五岁的时候被父亲送到外婆家,与孤苦的外婆一起生活。 当“我”像一件物品一样留在了大司村, “我”的内心其实是抗拒的,因为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五岁的孩童会想家, 想“我”的父母亲。 即便后来有大司村的第一个玩伴-----菊英带着“我”形影不离、房前屋后地调皮捣蛋, “我”还是会想父亲、母亲。  夕阳下的山岗下, “我”总要跑到大坝埂上,看看父亲或是母亲会不会来大司村。 终于有一天,远远地望见一个人的身影像父亲, 撒开腿跑到村子的东头,立在塘口边一看, 果然是我的父亲。 “那晚,我煮了一大锅稀饭,和父亲吃了”。 “那晚,我没让小铁头陪, 而是和父亲睡在一张床上”。 廖廖几笔表达出小小年纪的“我”,内心强烈的思念却又极力克制的亲情。            

外婆的村庄里,外婆是“我”唯一的亲人。 外婆把“我”养大,供“我”读书,教“我”做人、做事。 外婆是个苦难的女人,早年丈夫、儿子相继被饿死,留下两个女儿艰难讨活。“我”路过外公和大舅的坟墓,望一眼,又望一眼,而外婆低着头只顾往前走。表面上麻木不仁, 实则是把悲伤深深埋藏在心底。 外婆用她那瘦小的身躯在田地里,在山坡上,在烈日中,在月光下,没日没夜地刨食。 “粮食”对她来说太重要了,她不仅要养活自己和小外孙,还要接济山外大姑娘一家子。 书中多次写到外婆在田地里干活,衣衫背后总是一块又一块白色的汗渍。 小小的“我”懂得心疼外婆,学会了做饭、放牛、喂猪、给外婆送饭、送水,帮外婆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外婆虽不识字,但她知道读书能改变命运, 小外孙的学习成绩优秀让她感到欣慰。 昂贵的钢笔丢了一支又买一支,毫不吝啬。考了第一名,高兴地给外孙扯件白的确良衬衫,“那是一件比白纸还白,比月光还薄的衬衫”。 这是平凡而苦难的外婆从不言爱的无声的爱,饱含了她对小外孙的几许期望。            

外婆一生辛苦劳作、勤俭持家,有着朴素善良、坚韧不屈的品质, 在这一点上深深影响了小外孙。魏老师在后记里说: “支持我成长的最初营养来源于这个村庄。它是我生命最初的温床”。            

作者用平缓的语气写小姨娘的儿子-----宗轩之死,让我一度泪眼模糊不忍读下去。才三十七岁的年纪,猝然离世让亲人难以承受,撕心裂肺的疼痛在内心翻滚,但文字里依然是克制着哀伤。 “苦难和屈辱是生活土壤之一种,会生出恶之花,也会结出善之果。宗轩活得卑微、艰辛,但他自懂事以后, 一直在挣扎、努力,不光试图给家人的生活带来改变,也想回报曾经给过他哪怕一丁点儿温暖和恩惠的人”。 生活刚刚露出温柔的面孔,这样的人本不该过早夭折。            

《模糊的面孔》一章节中,有菊英、司有虎、司家仁、家龙、小铁头、小皮实、六三子......  一张张亲切的面孔,一个个温暖的故事。 当年的小顽童长大了,陪伴“我”一起长大了。 大司村的人和事教会了“我”懂得生活,懂得感恩。            

我的村庄与书中的村庄何其相似,我也是山村里长大的孩子。 书中的外婆让我想起了我的母亲。 母亲在烈日下劳作时, 后背的衣衫也是一大块一大块白色的汗渍。 为了子女母亲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及辛苦的一生。 那个时期的生活艰难可想而知。            

“善和光明, 是孤苦的外婆和那座贫瘠的村庄赐予我一生的财富”。 如今,外婆的村庄依旧, 外婆已远去, 但那日子里的一抹阳光一直照亮着“我”, 并温暖着“我”。  也温暖着我们。            

安徽网安庆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村庄,生活,父亲,外婆,外孙